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30876  230884  230890  230894  230900  230902  230906  230912  230914  230920  230926  230930  230932  230936  230942  230944  230950  230954  230956  230960  230962  230966  230968  230970  230971  230972  230974  230975  230976  230978  230980  230984  230986  230990  230992  230996  231002  231004  231010  231014  231016  231020  231026  231032  231034  231040  231044  231046  231052  231056  231062  231070  447348 

33.风成地貌(风力侵蚀、搬运、堆积)景观广泛呈现的地区是                   (   )

     A.四川盆地                    B.新疆南疆

     C.福建沿海                    D.东北平原

试题详情

32.东部季风区自然环境南北变化的特点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

     A.整体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纬度地带性

试题详情

31.“寒冻风化作业强烈”是以下哪个自然区的特征                                  (   )

     A.东部季风区                      B.青藏高寒区

     C.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D.东部季风区的北方地区

试题详情

30.从东部季风区到西北干旱区再到青藏高寒区                                    (   )

     ①区域面积依次减少,人口比重依次减小

     ②地势逐级升高,降水逐渐减少

     ③人类活动渐次加强,自然状态变化逐渐变大

     ④土壤发育程度逐步降低,生物种类越来越少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试题详情

29.下列说法哪一个是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自然区的写照                          (   )

     A.早穿皮袄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D.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

试题详情

28.下列不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分界线的是                                      (   )

     A.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B.水田农业和旱地农业

     C.农耕区和牧业区                D.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

试题详情

27.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

     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以发展航运

     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试题详情

26.生产布局与自然资源不匹配的是                                               (   )

     A.天津的石油化学工业与淡水资源      B.海南岛的橡胶种植业与热量资源

     C.江南丘陵的茶园与土壤资源           D.小兴安岭的木材加工业与森林资源

试题详情

25.昆明气候四季如春的决定性因素是                                             (   )

     A.西南季风的持续影响

     B.临近滇池和森林植被覆盖率高

     C.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共同影响

     D.比较低的纬度位置和比较高的海拔高度

试题详情

24.云贵高原、青藏高原、河套平原和新疆的农业特色依次具有下面所列的是     (   )

     A.河谷农业、绿洲农业、灌溉农业、坝子农业

     B.坝子农业、河谷农业、灌溉农业、绿洲农业

     C.坝子农业、灌溉农业、绿洲农业、河谷农业

     D.灌溉农业、河谷农业、绿洲农业、坝子农业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