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图:“我国东部地区某地土地利用变化图”,回答24-25题
24.在图中量得王村到张庄的水平距离为3cm。则该图的比例尺约为( )
A.1/240000 B.1/100000 C.1/60000 D.1/30000
25.图中区域农业生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们过度垦殖,造成水土流失严重
B.现代工业的发展,大气中C02含量的增加,导致本区气候变暖
C.为适应瞬息万变的消费市场改变生产结构
D.为脱贫致富采取了调整农业结构的措施
20.下列时段,还可观赏到“卧佛含丹”的是
A.春分前后 B.夏至前后 C.冬至前后 D.立秋前后
十几年来,引黄济青工程累计向青岛市内四区供水超过10亿立方米,完全满足了青岛市的用水需求,确保了青岛市的稳定发展。回答18-19题。
18.引黄济青工程最直接的环境作用是
A.使青岛市民用到了洁净的水
B.使济南恢复了“泉城”的美誉
C.减缓了青岛城市地面的下沉和海水的倒灌
D.改善了青岛的小气候,增强了城市的“雾岛效应”
19.引黄济青工程每年从11、12月至次年2月进入引水季节,其原因是
A.冬季山东降水稀少,青岛缺水最严重
B.冬季黄河水含沙量较低,同时可避开春秋农业用水高峰
C.青岛市冬季工业生产需水量最大
D.冬季黄河流域的降雪对引黄济青工程的水源有一定的补充作用
某地有座山酷似一卧佛,每年都有几天,在太阳下山时,可见到太阳徐徐从卧佛口中落下,形成“卧佛含丹”的地理奇观。该地主管部门在2003年9月16日隆重推出“卧佛含丹”节,这个时段可以观赏到“卧佛含丹”奇观。
右图为我国四省区水稻、小麦、棉花、油菜播种面积统计图,读图回答16-17题。
16.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
A、新疆、湖北、安徽、河北
B、河北、湖北、安徽、新疆
C、新疆、安徽、河北、湖北
D、安徽、河北、新疆、湖北
17.下列四种经济作物适合在甲省种植的是
A、甘蔗 B、油菜 C、甜菜 D、花生
下图为我国生态退耕和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情况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由于政策原因,我国耕地逐年减少,生态退耕减少耕地比重最大的一年出现在( )
A.1998年 B.2000年 C.2002年 D.2003年
15.由于耕地数量的减少,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农业应重点做好( )
A.确保青壮年劳动力留在农村 B.控制人口数量
C.科学种粮提高单产 D.植树造林保护生态
下图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读图回答12-13题。
12.有关图中从I到Ⅲ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有 ( )
①图中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 ②图中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③图示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 ④图中河流夏季流量减小,冬季流量增大
A.①②B.③④C.①③ D.②④
13.从Ⅲ到Ⅳ时期,影响图中农业生产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政策 B.交通运输 C.劳动力 D.市场
11.贵阳炼铝工业的发展,其布局最主要的因素是( )
A.贵阳附近有丰富的铝土矿,为炼铝工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B.贵阳附近的六盘水煤矿、乌江渡水电站为炼铝提供了充足的能源
C.贵阳对铝消费量大,有消费市场
D.这里劳动力充足,工资水平低,有利于工业布局
右图是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回答8-10题。
8.图中主要河流的流向为
A.从西南流向东北B.从东北流向西南
C.从北流向南 D.从南流向北
9.若在甲、乙两城镇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①线和②线两个方案,②线方案与①线方案相比,主要的有利条件是
A.线路较短,工程量小 B.坡度较平缓
C.不用修大型桥梁,少占耕地 D.连接多个居民点,社会效益大
10.对图示区域的开发,以下四种方案最合理的是
A.山上植茶树,山下种稻棉 B.山上修梯田,种经济林,山下种蔬菜、花卉,养奶牛
C.山上建设水源林,山下种麦棉 D.山上修梯田,建水库,山下发展种植园农业
安徽省某镇是“蓝田花猪”的产地,当地政府积极推广使用“日光温室、猪圈、厕所和沼气池”四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读下图回答6-7题。
6.二氧化碳进入日光温室有利于提高蔬菜产量,其主要原因是 ( )
A.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虽然不利于蔬菜有机质的积累,但能够提高蔬菜产量
B.二氧化碳具有保温作用,能保持日光温室的温度,有利于蔬菜的生长
C.二氧化碳进入日光温室能够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提高蔬菜产量
D.二氧化碳进入日光温室能够大量吸收太阳辐射
7.“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的成功之处在于 ( )高4考1资3源5网
①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适应市场需求 ②大大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③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 ④开展综合利用,既发展了经济,又有效地保护了环境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