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31249  231257  231263  231267  231273  231275  231279  231285  231287  231293  231299  231303  231305  231309  231315  231317  231323  231327  231329  231333  231335  231339  231341  231343  231344  231345  231347  231348  231349  231351  231353  231357  231359  231363  231365  231369  231375  231377  231383  231387  231389  231393  231399  231405  231407  231413  231417  231419  231425  231429  231435  231443  447348 

读下表,完成14-15题。

我国北纬35°-40°大陆上四地的气候材料

地点




年降水量(mm)
15.6
466.6
777.4
205.4
1月平均气温(℃)
-8.5
-6.6
-1.2
-9.0
7月平均气温(℃)
27.4
23.5
23.9
23.6

14.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海拔高度          D.洋流性质

15.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③两地河流都有春汛

B.②地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

C.②③两地位于季风区

D.④地农作物以小麦和青稞为主

解析:四地的纬度位置相近,但年降水量差异明显,温差也有一定差异。其中②③

两地的温差较小,而降水丰沛;而①④两地的温差较大,降水较少,说明受海陆位

置的影响。其中②③两地距海较近,受海洋影响大;①④两地处于我国内地。

答案:14.B 15.C

试题详情

读“某区域年平均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完成12-13题。

12.若按年平均等降水量线划分,该区域属于半湿润区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依据降水量的差别判断①属干旱区,②属半干旱区,③属半湿润区,④属湿

润区。

答案:C

13.下列关于该区域降水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大致由东向西降水量逐渐减少

B.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降水量逐渐减少

C.降水的区域差异主要受地形影响

D.降水的区域差异主要受纬度位置影响

解析:从图中可判断降水量由东向西逐渐减少,有可能受海陆位置影响。

答案:A

试题详情

读某区域环境示意图,回答10-12题。

10.从环境要素考虑,四个地区中,生态环境状况最差的是          ( )

A.Ⅰ         B.Ⅱ

C.Ⅲ         D.Ⅳ

解析:根据图中所给的机会和障碍、优势和劣势进行综合分析。Ⅳ地区在环境方面

有障碍,又处于劣势。故其生态环境状况最差。

答案:D

11.从环境要素考虑,四个地区中环境优势最明显的是            ( )

A.Ⅰ         B.Ⅱ

C.Ⅲ         D.Ⅳ

解析:从区域环境要素考虑,Ⅰ地区在环境方面有较多机会,且该地区恰好有优

势,所以综合评价其环境优势最明显。

答案:A

试题详情

区域是用某个指标或某几个特定指标的结合,在地球表面划分出具有一定范围的连续而不分离的空间单位。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据此回答6-9题。

6.有关区域及其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各区域间没有明显的区别

B.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是一个区域,认识了这里的人们,也就知道了该区域的特点

C.区域内部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很难形成区域特点

D.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划分出来的

解析:区域的差异是地理环境的差异,由于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不同,不同的区域

具有明显的差异,人们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指标和方法对区域进行划分。

答案:D

7.下列关于各区域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三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水分

B.黄土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热量

C.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水分

D.华北平原和松嫩平原--热量

解析:A项的差异是热量,B项的差异为水分。

答案:D

8.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B.温暖季节短,生长期也较短,农作物复种指数低

C.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没有不利影响

D.气候条件优越,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甜菜

解析:长三角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相对于北方地区水热充足,复种指数高。甜

菜主要生长在中温带地区。

答案:A

9.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开发早期,农业经济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平原的主要原因是 ( )

A.雨热同期的气候         B.黏重的土质

C.单一的农作物品种        D.平坦的地势

解析:主要原因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开发早期,土壤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有机质

含量较少,土质黏重。

答案:B

试题详情

(2009·温州模拟)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图(单位:米)和气候资料。完成3-5题。

3.图中常年水域最有可能为                       ( )

A.湖泊          B.水田

C.渤海          D.台湾海峡

解析:图示地区的等高距为5米,常年水域地区地势较低,但海拔大于0米,所以不

是海洋,水田不是常年水域,故选A。

答案:A

4.图示地区的典型植被是                       ( )

A.针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常绿阔叶林

解析:图示区域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夏季降水多且雨季较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区,即我国南方地区,典型植被应为常绿阔叶林。

答案:D

5.图示地区大规模种植的作物最有可能是                 ( )

A.大豆          B.小麦

C.水稻          D.棉花

解析:亚热带地区大规模种植的应是水稻。

答案:C

试题详情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区域的规模有大有小,区域之间常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等流动。读甲、乙两个不同区域,分析回答1-2题。

1.若甲、乙分别对应目前我国的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则沿箭头①方向在区域间调配

的是                                 ( )

A.资金   B.劳动力

C.信息       D.观念

解析:农村流向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劳动力,而资金、信息、观念等因素均是由城

市向农村转移的因素。

答案:B

2.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沿箭头②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主要是

( )

A.矿产品     B.粮食

C.工业制成品        D.技术

解析: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输出的是矿产品等原料或初级产品,而发达国家向发展

中国家输出的是粮食、资金、技术和工业制成品。

答案:A

试题详情

[课时作业]

试题详情

16.随着农业生产区位条件的变化,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也发生了深刻改变。分析下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

材料2: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积温(℃)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1)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变化:种植面积扩展最多的作物是  ,种植面积缩小最多的作物是  ;小麦、水稻和玉米作物种植的空间分布变化分别是                                                    

                                                                

                                                     

(2)A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试分析其农业区位优势。

(3)黑龙江省种植水稻的最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

(4)试分析引起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格局改变的区位条件。

解析:(1)从材料1中可对比出三大粮食作物的变化规律。(2)A地为三江平原,农业区位优势是地广人稀、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机械化水平高等。(3)三江平原纬度高,热量不足。(4)全球变暖,使得黑龙江农业布局发生变化。

答案:(1)水稻 小麦 小麦:从原有广泛分布到仅集中在北部地区;玉米:逐步向北部迁移;水稻:从原有与玉米混作到东部、南部大面积分布(由中部地区向东部、南部扩展)

(2)地广人稀;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分布,机械化水平高;土壤肥沃;水资源较丰富。

(3)热量。

(4)全球气候变暖,使一直制约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的热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