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31314  231322  231328  231332  231338  231340  231344  231350  231352  231358  231364  231368  231370  231374  231380  231382  231388  231392  231394  231398  231400  231404  231406  231408  231409  231410  231412  231413  231414  231416  231418  231422  231424  231428  231430  231434  231440  231442  231448  231452  231454  231458  231464  231470  231472  231478  231482  231484  231490  231494  231500  231508  447348 

系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Ⅲ区域常住人口数量较小,其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 )

A.土地租金最高    B.环境质量极差

C.交通不够便利      D.服务设施不全

解析:Ⅲ区域为商业区,离市中心最近,土地租金最高,常住人口数量较小,环境质量一般,交通便利,服务设施较好。

答案:A

11.Ⅰ区域可能属于                                              ( )

A.工业区         B.住宅区

C.商业区         D.科技园区

解析:Ⅰ区域常住人口最多,可能属于住宅区。

答案:B

试题详情

 读下图,回答8-9题。

8.城市等级体系从大到小依次是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解析:图中的①厦门是副省级城市,级别最高;②是市级城市,级别次于厦门;③是县级城市;④是乡村,级别最低。

答案:A

9.古雷的居民在寻求下列几组不同的服务时,合理的城市选择是       ( )

A.到东山购买鱼虾等副食品

B.到漳州购买彩电、冰箱等生活用品

C.到厦门看疑难重病,购买高档商品

D.只要有钱,到哪里消费都一样

解析:人们在消费时,一般会采取就近的原则,如:购买鱼虾等副食品,在一般的乡村就可进行;而购买彩电、冰箱一般可到县级城市;但如果看疑难重病、购买高档商品,则应到级别最高的厦门。

答案:C

 (2010·广州模拟)右图

为发展中国家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数量与距市中心距离的关  

试题详情

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该方案突出优点是规划中的        ( )

A.居住区紧靠旧城、临近铁路

B.居住区环境好、建筑工程量小

C.工业区靠近水源、铁路交通方便

D.工业区地势平坦、位于主导风下风向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规划工业区地形平坦且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有防护带与居住区隔开,对居住区污染小,故选项D正确。居住区临近铁路,噪声污染较大。居住区位于丘陵地区,建筑工程量较大。

答案:D

7.适合布局在防护带的是                                        ( )

A.停车场、日用品仓库       B.幼儿园、日用品仓库

C.幼儿园、医院           D.医院、停车场

解析:防护带适合布局停车场、日用品仓库、消防车库等少数人使用的、非长期停留的建筑。

答案:A

试题详情

   (2010·北京东城区检测)下图为欧洲西部某沿海城镇功能分区图,图中的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海防堤是为应对海平面上升1米而设计的。据此回答3-5题。

3.从服务功能、环境保护等角度考虑,图中①②③功能分区最合理的是      ( )

A.①住宅区、②工业区、③商业区

B.①工业区、②住宅区、③商业区

C.①商业区、②住宅区、③工业区

D.①住宅区、②商业区、③工业区

解析:①位于市中心,人流量、车流量较大,因此适合发展为商业区;②位于市中心的外围,既便于购物,也便于上下班,适合发展为住宅区,其所占面积在功能区中最大;③位于沿海地区,也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对城市环境影响不大,可以发展为工业区。

答案:C

4.图中                                                         ( )

A.②区的东西宽度最大为4千米

B.①区与③区的最小高差约为2米

C.城市地势北高南低

D.海防堤的主要作用是抵御台风袭击

解析:根据图中的等高线可知,①周围存在一闭合的等高线,其最高海拔范围为4-6米,③地海拔为0-2米,故两地的高差应介于2-6米之间,最小高差约为2米。

答案:B

5.该城市居民担心海平面上升带来不良影响。引起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原因可能是( )

A.长时间的降水         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C.板块运动使陆地下沉       D.气候变暖,极冰融化

解析: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南北两极的冰川融化,再加上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该地海拔较低,易被上升的海水淹没。

答案:D

 (2009·重庆高考) 右图是某城镇用地布局规划方案 

试题详情

   (2009·安徽高考)下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完成1-2题。

1.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 )

A.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

C.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D.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1970-1990年之间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和夜间人口变化越来越大,即人们白天到中心商务区工作,夜间休息到住宅区,体现出住宅区和中心商务区分离,故选项C正确。

答案:C

2.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           ( )

A.城市服务等级提高         B.城市交通条件改善

C.城市流动人口增加         D.城市生态环境优化

解析: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反映出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住宅区和中心商务区分离的必备条件是城市交通条件改善,只有城市交通条件改善,才能使人们上下班更为便捷。

答案:B

试题详情

[课时作业]

试题详情

   (2010·绍兴调研)人口迁移与流动是受区域经济差异、教育程度、空间距离和历史渊源等因素影响下的一种社会现象。据表回答14-15题。

全国前五位人口流入大省的前五大人口流出地排序表

全国前五
位人口流
入省
第一位人
口流出地
第二位人
口流出地
第三位人
口流出地
第四位人
口流出地
第五位人
口流出地
广东
湖南
四川
广西
江西
湖北
江苏
安徽
四川
浙江
河南
贵州
浙江
江西
安徽
四川
贵州
湖北
M省
黑龙江
吉林
河南
安徽
江苏
四川
重庆
广东
云南
浙江
新疆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广东省的流入人口全部来自邻省

B.四川省既是人口流入大省,也是人口流出大省

C.人口流出较多的省均位于中西部地区

D.全国流入人口前五位的省份均在东部地区

解析:四川省是流入广东人口第二位的省,且与广东省不相邻,排除A;四川省位于西部,人口流入居第五位,排除D,同时,也可得出四川既是人口流入大省,也是人口流出大省的结论,B正确。另外,广东省人口流出也很多,其位于东部经济地带,可排除C。

答案:B

15.M省流入的人口受历史渊源影响明显,M省最有可能是          ( )

A.福建        B.海南       C.山东         D.广西

解析:从表格中省区特征分析,“人口流入与流出省区之间”往往在地理位置上邻近。因此推断,黑龙江、吉林、河南、安徽、江苏等省的人口可能大量流入山东。

答案:C

试题详情

   美国地理学家齐林斯基1971年把人口迁移与现代化联系起来,阐述了人口迁移转折的理论,即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早期开拓式的人口迁移逐步让位于城乡间的人口迁移,最终城市间的人口迁移将取代开拓式的或城乡间的人口迁移。社会现代化程度越高,区际联系越紧密,城市经济越发达,城市之间的人口移动越频繁。据此回答11-13题。

11.根据人口迁移转折的理论,我国目前的国内人口迁移偏重于             ( )

A.开拓式的人口迁移

B.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C.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迁移

D.城市间的人口迁移

解析:我国目前的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答案:B

12.目前发达国家的国内人口迁移偏重于                                ( )

A.开拓式的人口迁移

B.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C.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迁移

D.城市间的人口迁移

解析:目前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其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城市间的人口迁移。

答案:D

13.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

B.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

C.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

D.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劳动力短缺问题

解析:在迁出地,人口迁移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在迁入地,人口迁移缓解了当地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同时,会给当地造成一定的环境压力。

答案:A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