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31358  231366  231372  231376  231382  231384  231388  231394  231396  231402  231408  231412  231414  231418  231424  231426  231432  231436  231438  231442  231444  231448  231450  231452  231453  231454  231456  231457  231458  231460  231462  231466  231468  231472  231474  231478  231484  231486  231492  231496  231498  231502  231508  231514  231516  231522  231526  231528  231534  231538  231544  231552  447348 

读“某海域示意图”,完成13-14题。

13.图中海域油污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油轮排放和油轮泄漏

B.海底石油开采排放原油

C.海风从产油区将油污吹来

D.洋流从产油区将油污带来

14.若油轮发生泄油事故,在泄油区鱼类迅速死亡,其死亡原因有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①油膜覆盖海面,水中异常黑暗,鱼类缺少必要的光照 ②油膜覆盖水面,海水中缺氧,鱼类窒息死亡 ③海水严重污染,鱼类中毒 ④石油比较黏稠,鱼类难以游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13.A 图中所示海域是世界上主要油轮所经区域,由于油轮排的和油轮泄漏,海域油污严重。

14.B 泄油区鱼类死亡,一是油膜覆盖水面,海水中缺氧,鱼类窒息;二是海水严重污染,鱼类中毒。

试题详情

12.C 受阿拉斯加暖流的影响,油膜将向阿留申群岛方向扩散。

试题详情

12.读“某海域示意图”,某年一油轮在阿拉斯加州沿海触礁,导致大面积的油膜污染。在洋流的作用下,油膜首先扩散的海域是

A.美国加利福尼亚沿海

B.北冰洋海域

C.阿留申群岛附近海域

D.白令海峡

试题详情

11.D 海上定期休渔可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试题详情

11.下列行为不可能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是

A.大面积的海水养殖  B.大量捕杀饵料生物

C.渔业过度捕捞  D.海上定期休渔

试题详情

国际海底是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深海洋底及其底土,或各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以外的深海洋底及其底土。国际海底及其资源是全人类共同的财产,国际海底的所有开发活动受有关国际机构管理。下图为我国的国际海底矿区。读图,完成7-10题。

7.CC海区位于

A.西半球、南半球

B.西半球、北半球

C.东半球、北半球

D.东半球、南半球

8.CC海区属于

A.我国的领土  B.我国的领海  C.我国的领地  D.国际海区

9.CC海区的盛行风是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10.下列资源中目前不可能在CC海区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

A.锰  B.铜  C.镍  D.石油

7.B 夏威夷群岛位于太平洋,位于北半球,图中160°应为160°E。由此可知CC海区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8.D 领海应是从海岸开始向外延伸12海里的范围,专属经济区应是从海岸向外延伸200海里的范围。东北太平洋CC海区为国际海区。

9.A 该海区位于北半球东北信风带内,应吹东北风。

10.D 在北太平洋的深海区有大量的锰结核,而石油应分布在大陆架部分。

试题详情

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据此完成4-6题。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

C.在相对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  D.赤潮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

5.我国下列各水域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是

A.长江口  B.黄河口  C.辽河口  D.珠江口

6.洋流对赤潮的影响主要是

A.稀释了赤潮发生海域的污染物  B.使赤潮发生海域形成大渔场

C.加强赤潮发生海域的污染程度  D.使赤潮污染范围缩小

4.D 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工业生产中含氮、磷废水的排放,生活中含磷洗涤剂的广泛使用与排放,相对封闭的海湾,较高的海水温度等是赤潮形成的主要原因。

5.D 珠江口水域相对封闭,水温较高,水体富营养化现象较严重。

6.A 洋流能够带走赤潮发生海域的污染物,减轻赤潮发生海域的污染程度,却使污染范围扩大。

试题详情

2010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席卷南亚、东南亚多个国家,震级8.7级。由地震引发的海啸,造成人员失踪和死亡超过20万,这次海啸波及7个国家,这是此区域40年以来最大的海啸。据此完成1-3题。

1.此次地震所发生的海域是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2.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印度洋板块与

A.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B.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

C.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D.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

3.除了海底地震能引起海啸外,还可能引起海啸的有

①滑坡 ②泥石流 ③海底火山爆发 ④风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B 本题紧密结合社会热点--印度洋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并以此为背景材料,考查相关的地理知识。从图中所示的地震发生地可知,本次地震发生在印度洋上。

2.B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在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图中所示地震的震中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该处是板块的消亡边界。

3.C 一些自然灾害之间有关联性。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或风暴引起的巨浪,它能破坏沿海建筑,夷平村镇,破坏力极大。而滑坡、泥石流不会引起海啸。

试题详情

24.答案:(1)12 26 8 30

(2)大 小 弱 弱 强 南 暖 多 洪涝

(3)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带来丰沛的水汽;A地位于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大陆沿岸暖流对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 干旱

(4)上升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植物丰富,鱼类多 来自赤道方向的暖水大量向南入侵,抑制了上升流,营养物质减少,导致海洋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死亡

解析:①号监测站位于东十一区。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期间,A处气温下降,气压值变大,B处水温升高,沿岸暴雨成灾。

试题详情

24.(13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 正常年份1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乙 a、b两地1960-1979年海平面气压变化曲线图

(1)位于华盛顿特区(西五区)的美国国家天气局气候预测中心于当地时间圣诞节16时30分接收四个海洋环境监测站传输来的数据。此刻,①号监测站的当地时间是____月____日____时____分。

(2)科学家研究发现,厄尔尼诺是太平洋海域海水、大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与图示气压中心的气压变化密切相关。据图填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变化情况,完成厄尔尼诺成因及其对秘鲁沿海地区影响的说明:

1月份,图示低压中心气压值变________、高压中心气压值变________→东南信风风力变________→秘鲁寒流势力变________、赤道逆流变________→秘鲁近海海域出现向________(方向)流动的________(冷暖性质)洋流,即厄尔尼诺→秘鲁沿海地区降水变________,出现________等自然灾害。

(3)正常年份,A地降水丰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据第(2)题判断,受厄尔尼诺事件影响,A地易出现________(气候灾害)。

(4)甲图中B渔场的形成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厄尔尼诺对其产生的不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