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31491  231499  231505  231509  231515  231517  231521  231527  231529  231535  231541  231545  231547  231551  231557  231559  231565  231569  231571  231575  231577  231581  231583  231585  231586  231587  231589  231590  231591  231593  231595  231599  231601  231605  231607  231611  231617  231619  231625  231629  231631  231635  231641  231647  231649  231655  231659  231661  231667  231671  231677  231685  447348 

中东地区为当今世界极为关注的地区。读右图,完成13-14题。

13.关于图示区域的正确叙述是

A.地形以平原为主      B.②国的椰枣和磷矿丰富

C.不属于阿拉伯国家的是④国     D.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

14.图中数码代表的著名产油国中,石油产量和储量最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试题详情

12、对照下“大洲轮廓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两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     B.丙丁两洲的界线通过巴拿马运河

C.乙大洲全部位于南半球       D.丙丁两洲大部分位于西半球

试题详情

11.下列湖泊,组合正确的是(   )

A.死海--世界海拔最低的海B 贝加尔湖-世界最深的咸水湖

C.里海--世界最大的咸水湖D.红海-世界盐度最高的咸水湖

试题详情

以下是有关中亚地区的叙述。回答9-10题。

9.中亚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高原沙漠广布   B.降水稀少   C.深居亚欧大陆内陆   D.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

10.有关中亚地区的正确叙述是(   )

A.中亚境内多为内流河、内流湖        B.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C.乌兹别克斯坦,银矿丰富,有“白金之国”之称D.中亚地区除了西临里海外,其他三面距海

试题详情

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8.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                      

A.东北--西南向  B.东西向  C.西北--东南向     D.南北向

试题详情

7.起源于西亚地区的世界性宗教包括(   )

A.基督教、佛教       B.基督教、伊斯兰教

C.伊斯兰教、佛教      D.印度教、伊斯兰教

试题详情

6.一艘油轮从波斯湾驶往我国沿海。6月下旬经马尔代夫附近海域、马六甲海峡到新加坡,该油轮

A.先顺水航行,后逆水航行   B.桅杆的日影始终出现在南侧

C.可以不经过吉隆坡西南海域   D.航行期间,雨少晴多

试题详情

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日本是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岛国。回答1-5题。

1.东亚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是   (   )

  A. 地跨寒、温、热三带  B.终年受东北信风影响

  C.地形复杂多样  D.亚洲与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显著

2.下面对日本的正确叙述是(   )

①日本著名的活火山富土山,位于四国岛   ②日本最著名的海港是横滨和京都

③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较多

④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条件是国内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技水平,优良的港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关于日本农业的正确叙述是(   )

①农民多采用大型农业机械   ②精耕细作,单产很高

③侧重发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   ④小麦、玉米是主要农作物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关于日本从发展中国家大量进口一次性筷子的原因说法错误的是(   )

A.日本政府和公民环境意识强   B.日本工人工资高,生产一次性筷子的经济效益差

C.日本无森林资源   D.生产一次性筷子的工业是劳动密集型工业

5.关于日本和新加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日本和新加坡都利用了本国的有利条件迅速发展经济  

B.两国都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和海上航运

C. 日本有世界著名的渔场--北海渔场  D.旅游业收入是新加坡外汇的重要来源之一

试题详情

56、案例分析:(共6分)  

20世纪80年代,香港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量北移,“珠三角”形成了“前店后厂”工业分布格局。90年代中后期,这种分布格局逐渐改变。读图并分析上述案例,完成下列问题。

 

(1)试运用工业区位原理,分析形成“前店后厂”工业分布格局的原因。(2分)

                                                                             

(2)90年代以来,“珠三角”工业区位条件发生了什么深刻的变化,导致“前店后厂”

格局逐渐改变。(2分)

                                       

                                 

(3)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试分析其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2分)

                                        

                                   

武定一中2011年高二(文)期末考试

试题详情

55、东北三省既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基地,又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长期以来为全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近些年来,东北三省由于一些重要资源趋于枯竭,与之相关的资源型产业出现萎缩,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矛盾较为突出。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推进东北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上述材料和“东北区自然地理环境概况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写出山脉的名称:(1分)

C、         

(2)写出河流的名称:(2分)

 F、         , G、        

(3)写出平原的名称;(1分)

   甲         

(4)试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有利的自然条件。 (2分)

                                       

                           

(5)分析东北三省发展成为我国重要工业基地的区位优势。(3分)

                                        

                                

(6)填写下表,请你从资源利用、产业调整和环境保护三方面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可采取的主要对策。(3分)

项目
主要对策
资源利用
 
产业调整
 
环境保护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闂傚倷鑳舵灙濡ょ姴绻橀獮蹇涙晸閿燂拷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磻婵犲洤绠柨鐕傛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