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回答17-19题。
17.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②地广人稀 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
④地势平坦 ⑤土壤肥沃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18.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①劳动力充足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市场广阔 ④复种指数高 ⑤交通运输便利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⑤
19.东北平原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B.宜农荒地多
C.土壤肥沃 D.人少地多,人均耕地面积全国最多
工业化率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城市化率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读中国和日本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比较图,完成20、21题。
16.图示省区主要农业生产条件有
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②水热充足,积温较高
③交通便利 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15.对图中河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冬季有较长的结冰期
B.春季可能发生凌汛现象
C.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D.一年中有两次汛期
14.辽宁某地有大型煤矿和铜矿,计划在该地建①冶炼厂、②火电厂、③硫酸厂、④粉煤灰水泥厂,下面生产联系的示意图中,最合理的是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15、16题。
煤炭是人类最早认识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德国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其成为世界最著名的工业区之一。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但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据此回答11-13题。
11.和鲁尔区相比,山西省较匮乏的自然资源是
A.水资源 B.铁矿石 C.劳动力资源 D.煤炭资源
12.山西比鲁尔区优越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A.劳动力成本 B.劳动力素质C.市场 D.便捷的交通
13.山西省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的发展策略应该有
①大力增加煤炭工业的比重 ②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③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④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2007年发起的“全球十亿棵树运动”,具有全球性的意义是
A.降噪 B.节能 C.减碳 D.增产
9.据图可推知,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①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
②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
③当地生态环境将趋于恶化
④雨林地区物种灭绝速率将大大加快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8.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有
A.沙尘暴频度减少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C.土壤盐碱度升高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下图是植被覆盖率与大气中CO2浓度关系图,读图回答9、10题。
7.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较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6.图中P、Q两点之间的四条小路中起伏最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我国西北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7、8题。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