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31657  231665  231671  231675  231681  231683  231687  231693  231695  231701  231707  231711  231713  231717  231723  231725  231731  231735  231737  231741  231743  231747  231749  231751  231752  231753  231755  231756  231757  231759  231761  231765  231767  231771  231773  231777  231783  231785  231791  231795  231797  231801  231807  231813  231815  231821  231825  231827  231833  231837  231843  231851  447348 

26.(14分)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界和我国某区域图高☆考♂资♀源?网   ☆

材料二:甲、乙两地区气候资料

 
年平均降水量
年太阳辐射总量
无霜期
甲地区
<30 mm
70-110亿焦耳/米2·年
365天w_w*w.k s5^
乙地区
>1000 mm
40-50亿焦耳/米2·年
220-250天

(1)说明A、B两海域表层海水盐度空间分布上的差异,并分析B海区表层海水盐度空间分布的形成原因。(6分)

(2)甲区域优势经济作物是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与乙区域相比其发展该经济作物的优势自然条件和限制性自然条件分别是什么?(4分)

(3)分别说明图中两条运河的地理意义。(4分)

试题详情

25.A、B、C、D所代表的地形单元分别是(    )

A. 黄土高原、渭河谷地、秦岭、汉水谷地  B. 内蒙古高原、黄河谷地、秦岭、河西走廊

C. 华北平原、江淮平原、大别山、皖南地区 D. 黄土高原、渭河谷地、大巴山、四川盆地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试题详情

上图是我国两地潜水埋藏深度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图中①、②两地可能分别位于

    A.东北平原、长江三角洲            B.江南丘陵、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唯噶尔盆地

24.图中M处

    A.受台风影响,降水多,潜水埋藏浅      B.受准静止锋影响,降水多,潜水水位高

    C.受副高影响,降水少,潜水水位低   D.受冬季风影响,降水少,潜水埋藏深

下图是“沿109°E、32°N-37°N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25题

试题详情

下面为我国某地区人口密度图(左)以及图中M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右),左图中虚线为黑河-腾冲线的一部分,读图回答19-21题。

19.导致图中虚线东西两侧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地形        D.河流

20.关于图中①区域人口稠密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历史悠久,开发时间长       B.地处山木麓冲积扇,土壤肥沃

    C.位于亚热带湿润地区,气候适宜   D.位于陇海与京广铁路交汇处,交通便捷

21.M省1982年至2008年

    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迅速   B.人口老龄化加剧,死亡率迅速提高

    C.人口数量增加减慢,劳动力资源不足   D.人口出生率降低,人口增长缓慢

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其中城镇人口为66557万人。自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我国人口年平均增长0.57%。图13中四幅图是我国1953、1982、2000、2010年四次人口普查的金字塔图,图14中A、B两点是2000、2010年的人口年龄结构图。读图完成22题。

图13
 
22.根据统计数据,正确的判断有

A.图13中②图表示2010年人口普查结果

B.图13中④图表示1982年人口普查结果

C.图14中A点表示2010年人口普查结果

D.图14中A点与图13中③图相对应

试题详情

   图3示意我国某山的东坡和西坡的垂直带谱。读图3,完成16-18题。

16.该山3000米以上东西坡各带分布差异反映出同海拔东坡比西坡

A.较暖、较湿

B.较凉、较湿

C.较凉、较干

D.较暖、较干

17.干旱河谷灌丛带所在的河谷终年盛行

A.干冷北风

B.干热南风

C.上升气流

D.下沉气流

18.该山可能位于

A.四川   B.新疆  C.安徽   D.山西

试题详情

下面为我国西南地区1月(左图)和7月(右图)晴天出现频率(%)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1、7月晴天出现频率变化最大的地区是

    A.云贵高原东部                      B.四川盆地

    C.湖南和湖北西部地区                 D.横断山脉和云贵高原西部

15.图中①地区1月晴天出现频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闭塞,空气流通不畅              B.受准静止锋影响

    C.湖泊多,蒸发旺盛,水汽丰富          D.受来自印度洋湿润气流影响

试题详情

图9、图10分别为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和“局部地区农业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图9中,A地的降水量比B地少的原因是

    ①A地东北信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②B地沿岸有暖流流经

    ③A地沿岸有寒流流经               ④B地多地形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13.关于图10中“种麦养羊业”的正确叙述是

    ①耕作业与畜牧业的规模大小主要取决于市场

    ②该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温带季风区

    ③该农业区机械化水平很高,规模很大

    ④每年6、7月份是种麦忙季的,养羊的闲季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③

试题详情

下面为某大陆沿140°经线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9-11题。W_w_w.k@s5*

9.②地年降水量小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高大山脉的背风坡               B.受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控制

    C.受沿岸寒流影响                     D.地处干旱的沙漠地区

10.①地降水主要集中在

    A.3-5月          B.6-8月          C.9-11月         D.12-2月

11.②所在国家储量居世界前列的能源是

    A.铁              B.石油            C.煤               D.水能

试题详情

图2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图,读图回答7-8题。

7.关于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河流的流向一致

B.地势西高东低,丘陵为主

C.河流冬季封冻期长,航运不发达

D.河流雨水补给为主,流量变化小w_w*w.k s5^

8.关于该区域所在国家人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畜牧业为主,大牧场放牧业发达

B.制造业发达,核电比例世界最高

C.中小城市发达,人口总数近年渐减少

D.地中海沿岸阳光沙滩,游人流连忘返

试题详情

下面是某区域河流主要补给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4-6题。

4、图例中①、②、③表示河流补给类型依次是

A、地下水、雨水、冰川融水

B、地下水、积雪融水、冰川融水

C、雨水、地下水、积雪融水

D、冰川融水、雨水、积雪融水

5、与欧洲比较,图示大洲

A、河流径流量小于欧洲

B、河流水能资源大于欧洲

C、河流航运价值大于欧洲             D、有冰期的流域面积比重大于欧洲

6、图中P地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

A、商品谷物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       B、大牧场放牧业和种植园农业

C、水稻种植业和种植园农业           D、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