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从金属利用的历史来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是近百年的事。这个先后顺序跟下列有关的是
①地壳中的金属元素的含量; ②金属活动性; ③金属的导电性;
④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 ⑤金属的延展性;
A.①③ B.②⑤ C.③⑤ D.②④
1.下列所用材料不属于合金的是
A.家用的铝窗 B.建筑用的钢筋
C.铸造用的黄铜 D.温度计用的水银
31.(6分)恒温下,将amolN2与bmolH2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个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N2 + 3H2 2NH3
(1)若反应进行到某时刻,n(N2)=13mol,n(NH3)=6mol,求a 。
(2)反应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716.8L(标况下),其中NH3的含量(体积分数)为25% ,求b 。
(3)达到平衡时,N2和H2的转化率之比为 。
大庆实验中学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30.(9分)有A、B、C、D四种短
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由A到D依次增大, 已知A和B原子有相同的电子层数, 且A的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两倍, C燃烧时呈现黄色火焰, C的单质在高温下与B的单质充分反应, 可以得到与D单质颜色相同的淡黄色固态化合物, 试根据以上叙述回答:
(1)元素名称: A B _________ C __________ D ___________
(2)写出AB2与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
(3)画出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____________ _______, 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 C2D 的形成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29.(10分)A、B、C三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如下图所示:
(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B中Sn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Sn极附近溶液的酸性______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3)C中被腐蚀的金属是__________,总反应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A、B、C中铁被腐蚀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__________。
28.(7分)有关催化剂的催化机理等问题可从“乙醇催化氧化实验”得到一些认识,其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其实验操作为:预先使棉花团浸透乙醇,并照图安装好装置;在铜丝的中间部分加热,片刻后开始(间歇性)鼓入空气,即可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
请完成以下问题:
(1)被加热的铜丝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A管中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
(3)实验一段时间后,如果撤掉酒精灯,反应还能否继续进行:________,为什么:_____。
27.(10分)某学生小组用HNO3与大理石反应来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所用HNO3浓度为1.00 mol·L-1、2.00 mol·L-1,大理石有细颗粒与粗颗粒两种规格,实验温度为298 K、308 K,每次实验HNO3的用量为250mL、大理石用量为11.00 g。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填出对应的实验编号:
编号 |
T/K |
大理石规格 |
HNO3浓度/mol·L-1 |
实验目的 |
① |
298 |
粗颗粒 |
2.00 |
(Ⅰ)实验①和②探究HNO3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Ⅱ)实验①和 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Ⅲ)实验①和 探究大理石规格(粗、细)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
② |
298 |
|
|
|
③ |
308 |
|
|
|
④ |
298 |
|
|
(2)实验①中C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见图:
计算在70-90 s范围内HNO3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
(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26.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少量杂质),所选用的除杂式试剂和分离方法正确的是
|
提纯物质 |
除杂试剂 |
分离法 |
A |
KCl溶液(FeCl3) |
氨水 |
过滤 |
B |
乙酸乙酯(乙酸) |
乙醇和浓硫酸 |
分液 |
C |
Fe粉(Al粉) |
NaOH溶液 |
过滤 |
D |
乙醇(H2O) |
金属钠 |
蒸馏 |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2分)
25.下列物质属于同系物的一组是
A.CH4与C2H4 B.与CH3-CH2-CH2-CH3
C.C2H6与C3H8 D.O2与O3
2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淀粉、油脂、纤维素、蛋白质、聚乙烯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B.在蔗糖与稀硫酸共热后的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C.标准状况下,1molSO3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
D.有一些吸热反应不加热也可能发生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