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32299  232307  232313  232317  232323  232325  232329  232335  232337  232343  232349  232353  232355  232359  232365  232367  232373  232377  232379  232383  232385  232389  232391  232393  232394  232395  232397  232398  232399  232401  232403  232407  232409  232413  232415  232419  232425  232427  232433  232437  232439  232443  232449  232455  232457  232463  232467  232469  232475  232479  232485  232493  447348 

1.下列4幅图中,表示图中甲地气候类型特点的是          

   

试题详情

1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试题详情

10.图10是“我国四地全年水分盈亏状况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7分)

⑴若图中四条折线表示南京、广州、拉萨和阿克苏(新疆)的水分盈亏状况,则a、b、c、d分别对应的城市是                        。(4分)

⑵南京水分盈余最多的时间是    月,其主要原因是               

西藏水分盈余最多的时间是     月,其主要原因是                。(4分)

⑶从水分盈亏的角度,分析a地所在区域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条件。(4分)

⑷以d地所在区域为例,从陆地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其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5分)

 (1)广州、南京、拉萨、阿克苏(4分)

(2)6(1分)   受锋面雨带影响,南京处于梅雨季节(1分)  7(1分)   受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较多(1分)

(3)有利条件:水分盈余量大,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  (2分)

不利条件:有些月份因水分盈余量过大,易造成洪涝灾害。  (2分)

(4)深居内陆,降水量少,气候干旱,温差大,光照强;地表水贫乏,河流多为内流河;风力作用和物理风化显著,形成大片的戈壁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等。(5分)

试题详情

9、分析材料回答:(10分)

   (1)分析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自然原因。(4分)

(2)干旱缺水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供给的主要制约因素。试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受旱面积大规模扩大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6分)

 (1)东部地区季风气候显著,降水的季节交化和年际交化都较大,夏季风的强弱、 迟早都会造成水旱灾害,(3分)另外,西北内陆地区深受大陆影响,降水较少,易造成干旱。(2分)(2)降水量减少、人口增多、大耗水工业生产规模扩大、水资源消费量  剧增、浪费水资源和水污染严重等(3分)南水北调(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防止水  污染、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2分)

试题详情

8、读右图分析回答问题:(9分)

   (1)A气压中心的名称是  

B气压是原来成带状分布的      被A气压切割成块状而残存在大洋上。(2分)

  (2)此时,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2分)  

   A、轮船从大西洋经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顺风顺水

   B、北印度洋大洋环流呈现顺时针方向流动。 

   c、东亚大部分地区此时寒冷、少雨。

   D、此时长江入海口处的盐度达全年最小值。

(3)经过若干时间后,当亚欧大陆的大部分地区被A气压相反的气压控制时,

D地区盛行    (1分)风,其成因是          。(4分)

(1)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  (2)AC;  (3)西南季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也是形成原因之一。

材料:据统计,从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的2155年间,中国发生较大水灾1029次,

旱灾1056次,旱灾的发生频率比水灾有过之无不及。解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气候

的变化,全国农业,特别是北方地区农业干旱缺水状况更为严重。20世纪70年代全国

农田受旱面积1133~-公顷,到90年代增加到2067万公顷,20年间翻了一番还多,干旱

缺水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比水灾更为严重。

试题详情

7.根据图中地理信息,回答问题:

(1)请比较A图所示区域东部与西部气温差异及形成的主要原因。

区域
气温差异
形成的主要原因
东部
 
 
 
 
 
 
西部
 
 
 
 
 

(2)A图所示区域类似这种气温分布规律的自然地理要素或事象还有哪些?请列举两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方框中填写B国①、②两区域植被类型的名称,以及沿20°S纬线植被类型变化形成的主要因素。

(4)写出A图中所示农业地域类型在B国的主要分布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区域
气温差异
形成的主要原因
东部
 
西部气温
比东部高
地势高(山地为主);北极寒冷气流受山地阻挡而集聚;深居内陆,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冬季降温幅度大等。
西部
地处西风带,受大西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气候的大陆性较东部弱);地势低平(平原地形、地形向大西洋敞开)等。

(2)气温年较差;河流的结冰期;1月海平面气压等。

(3)

(4)东南部;西南部。

试题详情

6.图5示意我国沙尘暴主要活动路径和强沙尘暴多发区;图6、图7依次表示1464-1913年华北地区沙尘暴按月份累计次数和逐年统计次数。回答下列问题。

(1)西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两大盆地是:__________________盆地、____________盆地。

(2)西北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地理区域有:_______盆地、河西走廊、内蒙古高原、______高原和_____________平原。

(3)说明图5中强沙尘暴多发区的地表环境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出图6所示的沙尘暴季节分布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说明其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图7显示的450年间,沙尘暴发生次数的变化呈现出__________________规律。在明王朝灭亡时,沙尘暴约发生了_________次。

(1)塔里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

(2)准噶尔盆地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3)干旱、半干旱(缺水),沙漠(荒漠和黄土)广布,植被稀疏

 (4)沙尘暴主要集中在(冬末和)春季(2、3、4、5月)。(地表)增温快、表土(地表)疏松(和植被稀疏),降水少,大风天气较多

 (5)(一定的)周期性(起伏、节律、震荡、波动等) 12

试题详情

5.读“我国某地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回答:

(1)图中①地与②地相比,气温较高的是_____地,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108°E,30°N附近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区域容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

(4)描述104°E经线以西等温线的走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地  2地虽然纬度比1地低,但地势较高。

(2)亚热带季风气候

(3)地震  滑坡  泥石流

(4)大致南北方向延伸    受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的影响。

试题详情

4.对全球变暖的趋势,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提出了三种不同的预案,其气温变化趋势如图20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图20
 

(1)按A预案,全球自2000年起,平均气温每1O年将升高约   ℃;至2100年,按B预案和C预案,全球平均气温将比A预案分别低   ℃和   ℃。(3分)

(2)用直线将三种预案与其相应的能源消费结构连接起来。(3分)

(3)简述全球变暖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2分)

(4)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解决全球变暖需遵循的最主要原则是什么?为什么?(2分)

 (1)0.30-0.32  1.1-1.5  1.6-2 (3分)

(2)(3分)

(3)海平面上升,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2分)

(4)共同性原则。这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或跨国界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2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