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3160  23168  23174  23178  23184  23186  23190  23196  23198  23204  23210  23214  23216  23220  23226  23228  23234  23238  23240  23244  23246  23250  23252  23254  23255  23256  23258  23259  23260  23262  23264  23268  23270  23274  23276  23280  23286  23288  23294  23298  23300  23304  23310  23316  23318  23324  23328  23330  23336  23340  23346  23354  447348 

6、纳米科技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人们会利用纳米级(1-100 nm,1 nm=10-9 m)粒子物质制造出更加优秀的材料和器件,使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列分散系与纳米级粒子在直径上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

A、溶液      B、胶体      C、悬浊液       D、乳浊液

试题详情

5、酸雨有很大的危害。下列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含量时,可形成酸雨的是(   )

A、NH3         B、CO       C、H2             D、SO2

试题详情

4、下列气体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

A、二氧化硫    B、氮气       C、一氧化碳     D、一氧化氮

试题详情

3、下列物质中,导电性能最差的是(   )

A、固体KCl    B、石墨       C、稀盐酸      D、熔融NaOH

试题详情

2、下列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化合反应    B、置换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试题详情

相应的答题栏内)

1、下列物质可以直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

A、泥沙和水           B、碳酸钠和水

C、乙醇和水           D、汽油和水

试题详情

22、(8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往饱和的Na2C03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析出白色晶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Mg在CO2气体中点燃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小苏打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南安一中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未考试

试题详情

21.(11分)小刚、小红对一久置的NaOH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探究。二位同学都作出以下的猜想:

Ⅰ.① 可能是NaOH; ② 可能是Na2CO3; ③ 可能是NaOH与Na2CO3的混合物。

做出②③猜想的依据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Ⅱ.为了验证①②③猜想,他们分别做了下面的实验。

(1)小刚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再滴加稀HCl,有气泡产生,由此可推出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可肯定猜想_   ____(填序号)是错误的。

(2)为探究白色粉末是否含有NaOH,小红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沉淀B的化学式为       

②在操作1中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        ;在操作2中,除要用到铁架台(带铁圈)、烧杯、滤纸、玻璃棒外,还需补充的玻璃仪器是         

③小刚认为小红的这个方案有问题,理由是            

III.但只要将上述的澄清石灰水换成过量的    溶液,就可以证明粉末中还含有NaOH。

小刚对小红的实验作了正确的改进后进行了实验,实验现象和小红的一致,由此确定猜想③是正确的。

试题详情

16. “绿色化学实验”进课堂,某化学教师为“氯气与金属钠反应”设计了如下装置与操作以替代相关的课本实验。实验操作:钠与氯气反应的装置可作如图改进,将一根玻璃管与氯气发生器相连,玻璃管内放一块黄豆粒大的金属钠(已吸净煤油),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球。先给钠预热,到钠熔融成圆球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见钠着火燃烧,生成大量白烟。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反应生成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晶体

   B. 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球是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以免其污染空气

   C. 钠着火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D. 若在棉球外沿滴一滴淀粉碘化钾溶液,可根据其颜色变化判断氯气是否被碱液完全吸收

第II卷(52分)

17(10分)(1)现有下列基本粒子:1H、2H、3H、40K、40Ca、请回答下列问题:

其中,它们分属________种元素,属于氢元素的核素有________种,互为同位素的原子为____________     。质量数相等的粒子为_______     _

(2)许多元素有多种核素,而且在自然界中各种核素都有固定的原子分数.如氧元素存在16O、17O、18O三种核素,氢元素有1H、2H、3H三种核素,请你估计, 16O、17O 1H、2H三种核素最多可能组成     种水分子,现有20.0g由2H和16O组成的水分子,其中含质子数为      ,中子数为        ,电子数为       

(3)微粒AXn- 核外有18个电子,则它的核电荷数为     ,核内中子数为   

18(9分)一硬质玻璃管的两端装有带导管的塞子,左、中、右分别放有3个湿棉球(如图所示)。c球浸有淀粉碘化钾溶液;b球浸有碘化钾浓溶液;a球浸有溴化钾溶液。实验时,从右端缓缓通入氯气,同时在b处微热。则可观察到:在a处有___   _色的   体(填“固”或“液”或“气”)产生产生;在b处有____色的____体(填“固”或“液”或“气”)产生;c球变成__  __色;稍冷却后,b、c之间的管壁上有____色的____体(填“固”或“液”或“气”)析出。通过实验可以判定Cl2、Br2、I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____            ,Cl-、Br-、I-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_____      

19(4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化学法测量一个不规则容器的体积。方法是:把35.1gNaCl加入500mL的烧杯中,用150mL水使之完全溶解;将溶解后的溶液全部转移入不规则容器,用蒸馏水稀释至充满容器;从中取出100mL溶液,恰好使2L  0.100mol/L的AgNO3溶液完全反应。则不规则容器中Na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mol/L;容器的体积是   mL。20(10分)现有A、B、C三种气体,A是密度最小的气体,B在通常情况下呈黄绿色,把三种气体分别通入酸性硝酸银溶液中,分别通入B、C气体时均立即出现白色沉淀,纯净的A可以在B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并生成C。

(1)A、B、C的化学式分别为:A_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__

(2)写出B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作答

①写出实验室制取B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B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15.某工厂用提取粗盐后的盐卤(主要成分为MgCl2)制备金属镁,其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盐卤eq \o(\s\up 2(足量的石灰浆--------→Mg(OH)2eq \o(\s\up 2(适量盐酸-----→MgCl2溶液eq \o(\s\up 2(------→MgCl2•6H2Oeq \o(\s\up 2(HCl气流--------→MgCl2eq \o(\s\up 2(电解--------→Mg

A.操作①发生的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B.若在实验室进行操作①只需要漏斗和烧杯两种玻璃仪器

C.操作②是蒸发浓缩结晶

D.在整个制备过程中,未发生置换反应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