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32475  232483  232489  232493  232499  232501  232505  232511  232513  232519  232525  232529  232531  232535  232541  232543  232549  232553  232555  232559  232561  232565  232567  232569  232570  232571  232573  232574  232575  232577  232579  232583  232585  232589  232591  232595  232601  232603  232609  232613  232615  232619  232625  232631  232633  232639  232643  232645  232651  232655  232661  232669  447348 

28.下列各图中,最能代表由东北乘船前往牛头半岛甲处途中在E点所见到的地形外貌的是

       

下图为世界各地气温年较差分布示意图(单位℃),图中虚线表示水稻种植的北限。读图回答。

29对世界各地气温年较差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A.赤道地区气温年较差最小 

B.每条经线上的气温年较差都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增

C.沙漠地区气温年较差最大

D.海洋上的气温年较差大于陆地

30图中丙处是北半球水稻种植纬度最高的地区,产生这一现象的气候原因是 

A气温的年较差较大  B受季风影响,夏季高温多雨

C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D濒临海洋,全年降水量大

第Ⅱ卷

31(16分)读我国某平原地区地下水位年内变化示意图(图8)和不同年代气温、降水与地下水位关系示意图(图9),完成下列问题。

(1)该平原地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水源为 ________,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该地区地下水位下降约_________。(2分)

(2)该平原最有可能是(2分) (   )

  A.银川平原   B.成都平原   C.华北平原   D.江汉平原                                   

(3)分析该地区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4分)

(4)简述该地区地下水位下降将导致的后果。(4分)

(5)为减缓该地区地下水位下降的趋势应采取哪些措施?(4分)

试题详情

27.下列四幅图中能显示等高线图中入海河流分布的是        (   )

   

试题详情

26.从t1---t4该河流流域地理环境的变化有

   A.夏季风减弱,降水减少   B.林地减少,城市用地增加

   C.耕地始终有扩大趋势  D.河流的含沙量减小

读某地等高线简图,读图回答27-28题

试题详情

25.t4时期图示河流断面处的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与t1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丰水期流量和枯水期流量都增大  B.年内径流量分配趋于均匀

   C.洪峰流量和出现频率增大    D.夏秋季流量减少,冬春季流量增大

试题详情

24.有关甲、乙两地气候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种气候在我国均有分布

   B.两种气候在南北半球均有分布

   C.两种气候都是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D.两种气候的气温比较,夏季温差较小,冬季温差较大

下图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t1时期一t4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t1时期一t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据此回答25-26题。

试题详情

23.形成甲、乙两地气候的主要因素中,相似的是

   A.大气环流  B.纬度   C.地面状况      D.暖流

试题详情

22.下列各图能正确表示甲、乙两地气候类型的是

A.①-甲、②-乙  B.③-甲、①-乙 C.③-甲、④-乙  D.④-甲、②-乙

试题详情

21.贡嘎山的垂直带谱与下列哪一座山的垂直带谱最相似      (   )

A.乞力马扎罗山    B.阿尔卑斯山   C.珠穆朗玛峰   D.安第斯山

下图是甲、乙两地各月温度差和降水差(甲地各月气温减去乙地各月气温,甲地各月降水减去乙地各月降水)示意图,据此回答22-24题。

试题详情

20.图5中1、2、3、4、5所代表的植被类型的名称是     (   )

A.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

B.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C.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

D.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

试题详情

19.该地当日正午太阳高度大约为

A. 30度   B . 45度 C . 60度  D . 90度

图5是30°N附近的五座名山的垂直自然带比较图,读图回答20-21题。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