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32561  232569  232575  232579  232585  232587  232591  232597  232599  232605  232611  232615  232617  232621  232627  232629  232635  232639  232641  232645  232647  232651  232653  232655  232656  232657  232659  232660  232661  232663  232665  232669  232671  232675  232677  232681  232687  232689  232695  232699  232701  232705  232711  232717  232719  232725  232729  232731  232737  232741  232747  232755  447348 

国,相继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回答27-28题。   

27.目前在西方国家一些大城市,城市中心区人口向郊区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A 大城市中心区环境恶化、地价上涨      B 农产品供给满足不了城市的需求

   C汽车的普及,高速公路、地铁的迅速发展   D 城市中心区人口密集,就业困难

28.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过快、城市发展不合理,主要原因是

A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城乡差别过大  

B 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C城市第三产业发展迅速,能容纳大量就业人口 

   D 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人城市

试题详情

根据图11中提供的气候资料及海陆分布情况回答25-26题:

25.xyz与ABC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x-A、y-C    B.x-C、y-A    C.y-C、z-B     D.x-A、z-C

26.图中BC两地的温差可能为

A.30C       B.80C        C.110C        D.160C

从70年代中期开始,首先在英国,随后在美国、西欧各国、日本,后来又在北欧各

试题详情

下图为中国、美国(本土)两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分析回答23-24题:

23.二战之后,美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东北工业区的吸引  B.美国的南北战争   C.环境因素   D.新兴产业的吸引

24.与20世纪50年代-80年代中期相比,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

A.自发性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      B.向西部地区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

C.务工、经商成为人口迁移与流动的主要动力  D.民工流动的人数已大大减少

试题详情

读下图中甲乙为两个岛屿,回答21-22题。

21.甲乙两个岛屿的共同点是

A.都处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B.夏季均盛行西南季风

C.都分布在太平洋中

D.西侧都有盐场分布

22.甲岛森林树种比乙岛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地跨热量带较多            B.人工引进品种较多

C.东西降水差异大            D.植被垂直分异显著

试题详情

近年来,我国华北地区的扬尘、沙暴天气渐趋严重,发生次数增多,影响范围增大,最远的可能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而沙尘主要来自内蒙古地区,据此回答19-20题。

19.对扬尘、沙暴起决定性影响作用的天气系统是

A.准静止锋     B.暖锋     C.冷锋     D.气旋

20.导致扬尘、沙暴加剧的原因主要是:①过度放牧、破坏草原  ②采掘发菜,导致草场破坏、泥沙裸露  ③西西伯利亚冷高压逐年增强,风力逐年增大  ④世界气候越来越干,降雨量减少,蒸发量不断增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试题详情

读“地质构造”图,回答17-18题

   

1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从岩层形态上来看,B为背斜,C为向斜

B.图中A、B、C三处均为内力作用的结果

C.A处形成断层,这里岩石破碎,常发育成沟谷、河流

D.从地形上来看,B为山地,其属于断块山

18.关于地质构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含石油、天然气的岩层,向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B.背斜谷地利于储存地下水,形成自流水盆地

C.断层附近岩层破碎利于隧道工程建设

D.水库建设应该避开断层带

试题详情

沿120°E,丙组沿32°N,丁组沿42°N,四图图幅大小相近。回答14--16题。

  14.在乙组图上,杭州(30°N,120°E)和山海关(40°N,120°E)的图上水平距离为1lcm,那么乙组图的水平比例尺约为

   A  1/1,000,000   B  1/1,100,000   C  1/10,000,000   D  1/100,000,000

  15.四组图中,哪一幅南北纵向通过了我国大陆地势最低处附近?

   A.甲组图    B.乙组图    C.丙组图     D.丁组图

  16.丁组绘制的剖面图沿线植被的变化较好地体现了

   A 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从沿海向内地的地域分异规律

   C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非地带性变化

试题详情

 读下图回答10-13题。

10.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很大,图中四城市相对处于不利区位的是

 A.A   B.B   C.C   D.D

11.受地形、河流等条件影响,A城市的城

  市地域形态和下列哪一城市最为接近?

 A 上海   B 重庆  C 西安   D 兰州

12.若图中铁路线为京九线,则与C城市地域形态最为接近的是

 A 株洲   B 武汉   C 九江   D天津

13.D城市建设港口的有利区位条件有

A 纬度较低,港口水域全年不冻     

B 位于河流人海口,常年不淤  

C 地形平坦,便于港口建设,且腹地范围较广 

D 海岸线平直,是天然良港,便于船舶进出和停泊

某班学生分小组绘制中国大陆部分地区地形剖面图。剖面线分别为甲组沿89°E, 乙组

试题详情

剖面图,上部是该区相关地理事物沿线变化图。回答8-9题。

8.对该岛生活、生产危害最大的两种自然灾害是

A.寒潮、洪涝   B.地震、洪涝 

C.台风、地震   D.干旱、台风

9.①、②两条曲线可能代表的分别是

A.降水、气压   B.降水、光照 

C.光照、降水   D.气压、光照

试题详情

下面的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某滨海地区某日海陆表面气温日变化曲线和海陆上空气流运动特征,读图回答6-7题。

6.由图甲判断海上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由图甲可知图乙中海风的出现时间约为 A.6时至18时间   B.8时至16时间    C.18时至次日6时间    D.16时至次日8时间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