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3.M河谷地是该地区重要的农业区,其农
业生产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 ( )
A.热量、光照 B.光照、水源
C.地形、土壤 D.地形、热量
32.省会城市N以西的铁路线名称是( )
A.青藏铁路 B.兰青铁路
C.兰新铁路 D.宝成铁路
读“我国大兴安岭及其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剖面示意图”.回答30--31题:
30.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
①从气候上看,甲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②从自然带上看,甲是温带荒漠带,乙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③从地形区上看,甲位于内蒙古高原,乙位于东北平原 ④山脉东西两侧的差异,显示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31.与乙地气候成因完全不同的地区是 ( )
A.澳大利亚东南沿海 B.我国秦岭一淮河以南
C.美国东南部 D.非洲东南部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32--题
下图为某地区1月气温等温线图(单位:℃),据图回答27---29题
27.年降水量最多的一地是 (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28.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有可能是 ( )
A. 800 m B. 1500 m
C. 1800 m D. 2500 m
29.关于该地的地理环境特点和国土开发的叙
述,正确的是 ( )
A.该区域主要河流流向大致呈从北向南流
B.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C.发展立体农业和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是本区国土整治的主要措施
D.适合村庄周围种植的农作物有水稻、大豆、甜菜、甘蔗、小麦等
右图为黄土高原及高原上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23-26题:
23.关于下列地理事物变化特点,正确的是 ( )
A.从④到①黄河的径流 量和含沙量都明显递减
B.从③到①黄土的颗粒逐渐变细
C.从②到①是种植业向畜牧业过渡
D.夏季气温从②到④逐渐升高
24.历史以来,对黄土高原森林破坏最严重的方式是
A.过度樵采 B.毁林开荒 C.开矿 D.历代战争
25.对该地区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图中a、b、c、d四地治理措施正确的是 ( )
A.在d地打坝建库 B.在a地种草护坡
C.在c 地平整土地 D.在b地修筑梯田
26.当地人们在选择修建窑洞地点时,图中四地最合理的是 (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下图为我国5个省市粮食产量、人均粮食和人均耕地对比图。读图回答21--22题
21.与乙、丙、丁3个省市对应的依次是 ( )
A..苏、鲁、粤 B.京、吉、苏 C.吉、苏、鲁 D.粤、京、吉
22.与全国相比,戊人均耕地和人均粮食的关系有较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 ( )
A.人口数量增长较快 B.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C.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D.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
16.图中所表示的自然灾害是
A.寒潮 B.干旱
C.洪涝 D.台风
17.为了减轻上题中所述灾害的损失,以下措施中收效较快的是 (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建设水利工程
C.营造海防林 D.建设河流污水治理工程
18.图中A、B两地气候资源中共同的优势是 ( )
A.水分与热量 B.光照与水分 C.水分与风能 D.光照与热量
19.图中A、B两地共同的重要经济作物是 ( )
A.棉花 B.油菜 C.甘蔗 D.甜菜
20.A、B两地共同紧缺的自然资源是 ( )
A.煤 B.石油 C.水 D.土地
读下表,回答13-15题
13.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控制人类活动的规模和强度对防止荒漠化效果不明显
B.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农田灌溉不合理
C.只要人类改变了粗放经营的方式,就不会形成荒漠化
D.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动力是近地面水平气流和地表径流
14.防治荒漠化的核心是 ( )
A.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 B.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C.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 D.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
15.下列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成因无关的是( )
A.常年受副高控制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