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在NaCl提纯的实验中,为了除掉粗盐(NaCl)中的K+、Ca2+、Mg2+和SO42-,两名同学提出的实验方案中,实验原理相同,但实验步骤有所不同。
甲同学:将粗盐溶解过滤后,在不断搅拌下往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至溶液不再生成沉淀为止,然后加入饱和Na2CO3溶液,至溶液不再生成沉淀,过滤,用盐酸中和溶液至微酸性。将溶液蒸发浓缩到原体积的1/3,冷却结晶,过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晶体抽干,最后在水浴上将NaCl烘干。
乙同学:将粗盐溶解过滤后,在不断搅拌下往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至沉淀完全后,再滴加BaCl2溶液至溶液不再生成沉淀,过滤,用盐酸中和溶液至微酸性。将溶液蒸发至干得到NaCl晶体。
你认为:哪个方案合理?说明理由。
(2004交大)氯碱厂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NaOH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依据上图,完成下列填空。
(1)在电解过程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附近,溶液pH值__________(选填:不变,升高或下降)。
(2)工业食盐含Ca2+、Mg2+等杂质。精制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如果粗盐中SO42-含量较高,必须添加钡试剂除去SO42-,该钡试剂可以是______(选填A、B、C,多选扣分)。
(A)Ba(OH)2 (B)Ba(NO3)2 (C)BaCl2
(4)为有效除去Ca2+、Mg2+、SO42-,加入试剂的合理顺序为_______________(选填A、B、C,多选扣分)
(A)先加NaOH溶液,后加Na2CO3溶液,再加钡试剂
(B)先加NaOH溶液,后加钡试剂,再加Na2CO3溶液
(C)先加钡试剂,后加NaOH溶液,再加Na2CO3溶液
(5)在脱盐工序中,利用NaOH和NaCl在溶解度上的差异,通过______、冷却、____(填写操作名称)除去NaCI。
(6)用隔膜法电解食盐水时,电解槽分隔为阳极区和阴极区,防止Cl2与NaOH反应;采用无隔膜法电解冷的食盐水时,Cl2与NaOH充分接触,产物仅是NaCIO和H2,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7年武大)某光卤石(KCI·MgCl2·6H2O)样品中含有不与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的杂质。为测定样品的纯度,可用滴定的方法测定该样品中镁的含量,从而计算样品的纯度。
某学生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入经蒸馏水洗涤但未经干燥的锥形瓶中配成溶液。
(2)向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3)向锥形瓶中加入2~3滴甲基橙溶液。
(4)用0.1mol/L的盐酸滴定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至终点。
滴定时左手________,右手_______,眼睛注视__________,按上述步骤进行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上述实验结果测出样品纯度明显不合理,造成实验失败的关键一步是第_____步操作,改正的方法可以是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
(2007北大)在有浓硫酸和加热条件下,C2H5OH和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试剂用量、反应条件都相同,区别在于后处理时,一种方法是在水面上收集CH3COOCH3,另一种方法是在饱和Na2CO3液面上收集。结果是在水面上收集的产品少。请说明可能原因。
(2007清华)今用铝、稀H2SO4和NaOH溶液为原料,实验室制备一定量的Al(OH)3,可分别采用如下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两种方法:
①2Al+3H2SO4Al2(SO4)3+3H2↑;
Al2(SO4)3+6NaOH2Al(OH)3↓+3Na2SO4
②2Al+2NaOH+2H2O2NaAlO2+3H2↑
2NaAlO2+H2SO4+2H2O2Al(OH)3↓+Na2SO4
(1)上述哪一种方法更节约试剂?
(2)原料相同,请设计一种更为节约试剂的方法,写出制取的化学方程式。
5.物质的制备
物质的制备所选取的仪器取决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所谓反应状态就是三态变化,反应条件就是看反应是否加热。如气体的制备中,固体反应物一般放在圆底烧瓶中,液体一般放在分液漏斗;但若固体直接加热,则直接放在试管中加热即可。
中学制备实验中最重要的就是有关气体的制备。要掌握H2、O2、CO2、Cl2、SO2、NH3、NO、NO2、CH2=CH2等的实验室制法,所以在复习中不仅要明确这些气体制备的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而且还要能够运用这些原理设计一些新气体的制备方法和方案。
此外还有一些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制备,典型的有氢氧化铝、氢氧化亚铁、硫酸亚铁等的制备,有机物主要有乙酸乙酯、肥皂等的制备。
4.沉淀滴定法和氧化还原滴定法
掌握其反应原理,如:
MnO4-+Fe2++H+
I2+S2O32-
Cu2++I-
Cr2O72-+I-+H+
BrO3-+I-+H+
MnO4-+C2O42-+H+
BrO3-+Br-+H+
3.酸碱中和滴定
(1)熟记酸碱指示剂的在不同pH值时的颜色变化
(2)酸碱指示剂的选择:酸滴碱用甲基橙;碱滴酸用酚酞;强酸强碱互滴用甲基橙或酚酞均可。
(3)掌握双指示剂法。
如在NaOH、Na2CO3混合物中,若加入甲基橙,用酸滴定可得NaCl+CO2;若用酚酞作指示剂,可得NaCl、NaHCO3。先加甲基橙,后加酚酞或者是先加酚酞,后加甲基橙,其滴定过程完全不同。
2.常见阴离子、阳离子的检验
(1)常见阳离子可通过焰色反应检验
(2)NH4+可通过气室法检验:
(3)Al3+可通过其两性进行检验:
(4)Fe3+、Fe2+检验:
(5)Cu2+检验:
(6)SO42-、X-、S2-、S2O32-等检验:
1.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试样在进行测定(或检出)以前,常常需要使待测(或检出)物质与干扰物质彼此分离。样品中待测物质的含量极少,以致其在试液中的浓度仅接近或甚至低于分析方法的测定(检出)下限,此时就需要进行富集。富集可认为是提高浓度的分离方法;而提纯则可视为主体物质与所含杂质的分离。
(1)结晶和沉淀法
(2)蒸馏法
(3)过滤法
(4)升华法
(5)萃取法
(6)溶解法
(7)转化法
(8)吸收法
(9)离子交换法
(10)电渗析法
9.两位同学做实验:他们分别在一个托盘天平两盘中各放一个内盘20cm3 1mol·dm-3盐酸的等重的小烧杯,然后,他们分别向左右两边的小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的Na2SO3和Na2S2O3。反应完毕后,发现一个同学的天平仍保持平衡,另一个同学的天平却倾斜了。老师说:“因为他们有一个地方做法不同,所以现象也不同”。试问:他们哪个地方做法不同?
8.在酸性溶液中,NaNO2与KI反应可得到NO,现有两种操作步骤:
(1)先将NaNO2酸化后再滴加KI;
(2)先将KI酸化后再滴加NaNO2。
哪种方法制得的NO纯?为什么?
7.过量Na2SO3的酸性溶液与碘酸溶液反应,以淀粉为指示剂,该反应可以出现周期性的颜色变化,被称为“化学钟”。
(1)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并对反应过程(颜色变化等)加以说明。
(2)如只将上述的Na2SO3换成H2O2 ,又会发生什么情况,写出反应方程式,并对反应过程(颜色变化等)加以说明。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