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3.(13分)阅渎下面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原油进口量逐年增长,目前已超过年消费量的l/3。其中进口原油的4/5左右都是马六甲海峡的航运通道,而一些大国一直染指并试图控制马六甲海峡的航运通道,因此我国必须从新的战略全局高度,制定新的石油能源发展战略,采取积极措施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国内专家最近提出了从缅甸修一条输油管道到昆明的计划,该计划使来自中东的石油从缅甸实兑港上岸,通过输油管线直达云南(如图中的箭头所示)。
材料二:随着“2010东盟和中国联合自由贸易区”的逐步形成,一个将近20亿人口的世界最大市场和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世界最大自由贸易区将出现在世人面前。
(1)图16中A河是有“东方多瑙河”之称的__,此河在我国境内,其流域面积南北狭长的原因是?
(2)我国通过油轮从中东进口石油,以马六甲海峡为界可分为两个航段,即印度洋航段和太平洋航段。如果只考虑自然条件,油轮返回时经过这两个航段的最佳时间分别是__ 季、 _季。
(3)来自中东的石油从缅甸实兑港至昆明线路,与经管道运输从中亚和俄罗斯进口石油相比,该线路最主要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分别是什么?(提示:从油源和运输方式分析)
(4)该区域具有世界意义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和________,试简要分析其自然原因。
32.(10分)下图中的MA、Mc分别为晨线和昏线,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日期比全球其他地区日期晚,读后回答下列各题:(1)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____ ________。
(2)武汉地区(114.50E,30.50N)的
太阳高度角是 度,
地方时是_ ___。
(3)此时控制北京的气压中心
应为__ ______,气候特征是________ 。
31.(17分)读图,分析回答:
(1)填比较黄河上中游径流量变化情况及其形成原因:
|
径流量变化 |
形成原因 |
上游 |
|
|
中游 |
|
|
(2)分析黄河上游含沙量小的形成原因。
(3)下图是黄河中下游地区部分自然要素关联图,将下列选项前面的序号填入相应的方框内,使知识体系成立。
A.华北平原巨厚冲积层的形成 B.农业生态条件的恶化 C.植被破坏严重
D.水土流失严重 E.河流泥沙含量增加 F.“地上河”的形成
G.黄土土质疏松 H.降水集中,多暴雨 I.华北地壳缓慢下沉 J.渤海形状基本未变
30.下列各组港口中,都属于北大西洋沿岸大港的是
A.巴西利亚、汉堡
B.鹿特丹、波士顿 C.伦敦、悉尼 D.纽约、蒙特利尔
29.关于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问题
B.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
C.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根本途径是积极发展经济
D.有些环境问题不只影响某一个国家或地区,而且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
从70年代中期开始,首先在英国,随后在美国、西欧各国、日本,后来又在北欧各国,相继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回答27-28题。
27.目前在西方国家一些大城市,城市中心区人口向郊区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A 大城市中心区环境恶化、地价上涨 B 农产品供给满足不了城市的需求
C汽车的普及,高速公路、地铁的迅速发展 D 城市中心区人口密集,就业困难
28.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过快、城市发展不合理,主要原因是
A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城乡差别过大
B 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C城市第三产业发展迅速,能容纳大量就业人口
D 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人城市
根据图11中提供的气候资料及海陆分布情况回答25-26题:
25.xyz与ABC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x-A、y-C B.x-C、y-A C.y-C、z-B D.x-A、z-C
26.图中BC两地的温差可能为
A.30C B.80C C.110C D.160C
下图为中国、美国(本土)两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分析回答23-24题:
23.二战之后,美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东北工业区的吸引 B.美国的南北战争 C.环境因素 D.新兴产业的吸引
24.与20世纪50年代-80年代中期相比,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
A.自发性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 B.向西部地区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
C.务工、经商成为人口迁移与流动的主要动力 D.民工流动的人数已大大减少
读下图中甲乙为两个岛屿,回答21-22题。
21.甲乙两个岛屿的共同点是
A.都处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B.夏季均盛行西南季风
C.都分布在太平洋中
D.西侧都有盐场分布
22.甲岛森林树种比乙岛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地跨热量带较多 B.人工引进品种较多
C.东西降水差异大 D.植被垂直分异显著
近年来,我国华北地区的扬尘、沙暴天气渐趋严重,发生次数增多,影响范围增大,最远的可能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而沙尘主要来自内蒙古地区,据此回答19-20题。
19.对扬尘、沙暴起决定性影响作用的天气系统是
A.准静止锋 B.暖锋 C.冷锋 D.气旋
20.导致扬尘、沙暴加剧的原因主要是:①过度放牧、破坏草原 ②采掘发菜,导致草场破坏、泥沙裸露 ③西西伯利亚冷高压逐年增强,风力逐年增大 ④世界气候越来越干,降雨量减少,蒸发量不断增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