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下表回答17-18题。
极地区各纬度的极昼期和极夜期
纬度 |
北半球 |
南半球 |
||
极昼期 |
极夜期 |
极昼期 |
极夜期 |
|
70° |
72天 |
53天 |
69天 |
56天 |
80° |
138天 |
123天 |
132天 |
128天 |
90° |
191天 |
174天 |
184天 |
181天 |
17.北极地区同纬度极昼期比南极地区同纬度极昼期更长,这是因为
A.北极半径比南极半径更长 B.地球大小适中
C.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D.黄赤交角的影响
18.同纬度极昼期长于另一半球同纬度极夜期,影响因素是
A.地球大气的光学效应 B.地球的大小
C.地球的自转 D.地球的公转
下表为我国主要大河流域水量平衡值。读表,回答14-16题:
流域 |
流域面积(平方千米) |
降水量(毫米) |
径流量(毫米) |
蒸发量(毫米) |
径流系数(%) |
蒸发系数(%) |
松花江 |
557180 |
525 |
145 |
380 |
27.6 |
72.4 |
黄河 |
752433 |
492 |
76 |
416 |
15.4 |
84.5 |
淮河 泗水 等 |
261504 |
929 |
191 |
738 |
20.6 |
79.4 |
长江 |
1807199 |
1055 |
542 |
513 |
51.4 |
48.6 |
珠江 |
452616 |
1438 |
772 |
666 |
53.7 |
46.3 |
雅鲁藏布江 |
246000 |
699 |
474 |
225 |
67.8 |
32.2 |
14.雅鲁藏布江蒸发系数最低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大 B.气温低 C.峡谷深 D.光照弱
15.将表中河流按水量平衡值进行分类,下列各组中最为合理的一组是
A.长江、珠江 B.长江、珠江、雅鲁藏布江
C.黄河、松花江 D.松花江、雅鲁藏布江
16.表中河流从水量平衡值角度分析,最容易被污染的是
A.珠江 B.淮河 C.雅鲁藏布江 D.黄河
读甲、乙两地植被分布图,回答12-13题。
12.甲地的耕地主要分布在西部,主要原因是
A.西部地区热量更充足
B.西部地区降水更丰富
C.西部的地形以平原为主
D.西部地区物种更丰富
13.影响甲、乙两地植被分布不同的主导因
素分别是
A.光照和热量
B.地形和降水
C.洋流和热量
D.降水和光照
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据此完成10-11题。
10.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2900千米深度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零,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
A.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 B.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
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 D.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
11.人们在生产活动中还常利用地震波
A.传递声音信号 B.进行地质探矿
C.调查农作物虫害情况 D.测量山峰的高度
下面两图中,图4为从雅加达到北京附近沿经线的植被分布示意图,图5为经北京附近沿纬线的植被分布示意图。回答7-9题
7.A处出现苔原植被是因为
A.纬度位置影响,属纬度地带性 B.海陆位置影响,属经度地带性
C.受地形影响,属垂直地带性 D.受地形影响,属非地带性
8.在图5中,大陆东部和西部沿岸地区都是森林,但是森林的种类不同,其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土壤 C.水源 D.气候
9.在5图中,D处之所以能形成草原的原因是
A.受到夏季风的影响较为湿润
B.受到西风的影响带来丰富的降水
C.E处有高山冰雪融水,使这里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能滋润草地的生长
D.受冬季风的影响从北冰洋带来丰富的水汽
读我国华南某河流下游剖面图,回答5-6题。
5.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河水位与地下水位关系的是
6.当河水位于最低水位时,该河流的河口地区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A.水土流失 B.滑坡 C. 咸潮 D.凌汛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目前,长江径流量年际变化趋小,主要原因是
A.兴修水库,调节了河流径流的年际变化
B.在河流两岸加高了堤坝,使径流变化趋小
C.气候变暖,使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趋于稳定
D.大规模地围湖造田,调节了河流的径流变化
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益,读图回答2-4题:
2.根据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判定数字①②③所代表的内容
A.①气候变暖 ②温室效应加强 ③气候变暖
B.①气候变冷 ②温室效应减弱 ③气候变冷
C.①气候变暖 ②温室效应减弱 ③气候变冷
D.①气候变冷 ②温室效应加强 ③气候变暖
3.图中由“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导致①的过程中,体现出的地理原理是
A.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减弱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增强
C.氟氯烃对臭氧的破坏作用加强 D.大气的温室效应加强
4.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若其中某一环节遭到破坏,就会导致这种平衡关系的失常。目前,这种平衡关系失常对人类产生的危害最有可能是
A.引起海平面下降 B.腐蚀建筑物
C.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D.皮肤癌患者增多
12.根据图8和资料回答问题。
(1)图8所示范围的地形自北向南大致可以分为A、B、C三大部分,其中A属于黄土
高原,B属于 渭河 平原,C属于 秦岭 山地。
(2)简述B平原发展耕作业的自然条件。
读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各组地理事物中,在图示地区均有分布的是( )
A.祁连山、河西走廊、兰新铁路
B.秦岭、渭河平原、陇海铁路
C.天山、吐鲁番盆地、兰新铁路
D.唐古拉山、青藏高原、青藏铁路
11.M地区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课题是( )
A.水土流失的治理 B.荒漠化的治理
C.河流的综合整治 D.跨流域调水解决干旱问题
8、某人从某地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正西行走200千米后,他的位置错误的是
A.回到出发点 B.回到出发点以东 C.回到出发点以西 D.回到出发点以北
9.图示A点到B、P两点的实际距离最短和最长的分别是
A.AEB ADP
B.ADP AEB
C.AFB ACP
D.ACP AFB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