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4.据长期观测珠穆朗马峰高度是不断变化的。引起珠峰高度变化原因的准确说法是:( )
A.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形成的
B.是长期内力与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
C.是长期受外力作用影响形成的
D.是雅鲁藏布江对山麓的冲刷作用形成的
2004年10月8日,“新丝绸之路”中国公路快速通道(连云港-新疆霍尔果斯国道主干线)全线贯通。连霍国道主干线起始于江苏连云港,沿“古丝绸之路”向西延伸,终点为新疆霍尔果斯。横贯我国东、中、西部,沿途经过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新疆六省区,全长4395千米,覆盖我国30%的人口和37%以上的国土面积。汽车走完全程的时间由14年前的15天左右,缩短到现在的50个小时。据此回答12-13题:
12、有关公路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
B.是历史最悠久、最快捷的现代运输方式
C.是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
D.运载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
13、“丝绸古道之旅”正吸引着众多国内外考古学家和游客,下列位于古丝绸之路沿线上的名胜古迹有:
A.苏州园林、龙门石窟 B.布达拉宫、云冈石窟
C.桂林山水、长江三峡 D.秦陵兵马俑、敦煌莫高窟
说明:交通运输建设是我国九十年代以来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本题以新的高速公路为背景,考查了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沿线地理事物与地理现象的分布。教师可通过这个题目进一步引导学生回忆交通运输建设的意义、交通运输线路选择的区位因素、交通运输沿线其它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如矿产资源分布、自然带变化的规律等。
答案:A、D
2005年5月,我国组织一次大规模珠穆朗马峰高度测量,登山队选择登顶时间为5月下旬。
下图是“沿某段纬线地下震源深度及频率分布示意图”,图中P点以西为大陆,PQ为海洋,QR为岛屿,R点以东为海洋。据此回答9-11题。
9、图示地区位于哪两个板块交界处……………………………………………………(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C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D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
10、下列关于该岛屿受地震影响产生的破坏程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岛屿东侧大于西侧 B同级震级,震源a造成的破坏程度小于b
C同级震级,震源a造成的破坏程度大于d D同级震级,震源b造成的破坏程度大于c
11、结合环境特点,对该岛屿发展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交通发展要快速化 B农业发展要机械化
C居民住宅要高层化 D产品的市场要外销化
说明:这是一个涉及海陆分布、板块构造、震源深度与烈度和日本地理特征的问题。看似本题与课本联系远了一些,特别是现行地理课本中没有强调震源深度与破坏程度的关系,但作为地质灾害
答案:A、B、C
读某国轮廓图,回答7-8题。
7、当甲图中A旗杆正午的影子如乙图所示时,甲图中①、②、③、④地的旗杆可能无影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若此时,A旗杆的影子处于一年中最长,那么………………………………………( )
A纽约曙光初现 B亚平宁半岛上和风细雨
C圣地亚哥天气干热 D孟买正受到西南气流的洗礼
说明:这是一个“传统”的关于地方时、太阳高度和同一时刻地球上地理现象判断的问题。此时练习这样的题目主要目的是对这类问题基本方法的巩固。这类问题的考查,个人观点认为不会出现偏、难、怪题,主要是那些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和可以进行的活动问题。本题难度不大,但也有助于学生巩固解决此类问题方法,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学生注意审题。
答案:B、D
2004年春,世界一些地区爆发了严重的禽流感,我国政府采取了严格的防御对策:疫情发生地3KM内家禽全部捕杀;3-5KM内强制免疫;10KM内活禽市场必须关闭。读我国某乡镇禽流感疫情分布图,判断4-6题。
4、该分布图的比例尺是……………………………………………………………………( )
A
1:100000 B1/200000
C 1:300000 D1/600000
5、图中数码代表的村落,必须强制免疫的是……( )
A①③⑤ B③⑤ C③④⑤ D①②
6、禽流感对人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造成人口年龄结构严重老化
B传染疾病,影响人口素质
C造成区域环境容量增加
D制约第一产业发展,不影响第三产业发展
说明:本题是考查比例尺应用的一个问题。比例尺同学们都会计算,但如何在新的情境下使用,这是值得老师思考的。本题背景较为陈旧,但其中反映的思路请老师明鉴。本题可以进一步拓展,如关于规划公路、铁路、水坝长度,利用等高线估算洪水或水库淹没区域等。
答案:C、B、B
下图为北半球东部沿海某区域等值线图(图中数据表示海拔高度,单位为米)。该图比例尺为1:8000000,山顶距离海岸线的水平距离在250Km左右。完成1-3题。
1、a地与b地的相对高度是:…………………………………………………………( )
A、600m B、1400m
C、400m D、1000m
2、七月份,当a地气温为20℃时,则…………………………………………………( )
A、b地温度为16.4 ℃ B、b地温度为23.6℃
C、b地温度比a地低 D、b地温度比a地高
3、b区域可能是:…………………………………………………………………………( )
A、山谷 B、大陆坡 C、山脊 D、海岭
说明:这是一个以等高线为考查点的读图题。今年在我市的三次模拟考试中很少涉及到等高线问题,而这个题目中把等高线和等深线结合在一起,考查相对高度的计算和海底地形类型,值得老师在最后复习中让同学们了解。题目在讲解时,还应拓展一下思路,如海底矿产资源、我国沿海洋流以及洋流对沿海气候的影响等。
另外第2题中的a、b温度比较,并不是要求计算。而是考查海洋温度的特点,在水面以下1000米处,温度较低。
答案:B、C、B
27.读我国部分区域简图,完成要求:
(1)列举图示区域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2)塔里木河水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 ,其所在区域水平衡公式是 ,试分析塔里木河水量较少的原因。
(3)新疆的坎儿井总长曾达到5000多公里,有“地下万里长城”美誉。与广西的灵渠、四川的都江堰并列为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作为一种物质文化景观,其结构与当地地形、气候的关系怎样的?
(4)从国家林业局获悉,新疆目前全区荒漠化趋势有所减缓,绿洲局部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大范围的沙尘暴次数减少,影响范围缩小,危害减弱。试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分析新疆生态环境专号的主要原因。
(5)“神舟”六号太空完美演绎了“中国制造”,请用适当的符号标注其卫星发射中心的位置,分析卫星发射基地建设的条件。
(6)2005年10月15日,雪城高原传来喜讯:青藏铁路全线贯通,举世瞩目、举国欢腾,它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是深刻的。试分析影响该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
的运距成正比。结合右图回答25~26题。
25.如果R1、R2两种原料的原料指数均为1,
那么工厂最佳应设于
A.R1地 B.R2地 C.N地 D.M地
26.该企业最有可能是
A.钢铁工业 B.电子装配工业 C.制糖工业 D.啤酒工业
24.指日针指向图示位置时,下列现象不可信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B.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C.阿尔卑斯山雪线降到最低 D.非洲热带草原的动物向北迁徙
均质平原上某一制造业的产品中,R1的原料占40%,
R2的原料占60%,全部产品提供市场消费。若不论是原
料或产品,单位重量的运费都相同且仅与所运货物的重量
23.一年中,指日针工作最长的那一天,北京时间11点58分时,指针与钟面夹角达到最大值(为81°),由此推知两镇中点的地理位置是
A.116.5°E,19°N B.120.5°E,9°26′N
C.120.5°E,32°26′N D.119.5°E,32°26′N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