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0、当前我国仍然面临着深刻的环境危机,主要表现在
A、人口数量继续迅速增长,即将超出环境承载量
B、资源利用率过高,各地都存在资源相对短缺的问题
C、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还在发展和扩散
D、以水土流失、荒漠化为特征的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80分)
29、 关于广州市交通拥挤的咨询建议,你认为可以采纳的是
A、彻底禁止摩托车,鼓励私人购买小汽车
B、增设快速公交车,鼓励市民多搭乘公交车
C、将工业区与生活区连在一起,减少上下班人员流量
D、在市中心区小汽车实行单双日轮流行驶制
28、在GIS的应用中,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A、提供商业网点选址依据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计算城市人口密度
D、估算上下班时刻交通拥挤情况
27、图6中圆圈代表电力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钢铁工业、煤炭工业等五个工业部门。表达正确的是
A、a为电力工业b为煤碳工业
B、b为钢铁工业e机械工业
C、d为机械工业e为化学工业
D、a为煤碳工业d为电力工业
图5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及海拔高度关联图,据图回答25-26题。
25、根据图中a、b、c、d各点判断,正确的是
A、a点纬度比c点高
B、b点海拔比c点高
C、c点纬度比d点低
D、d点地势比a 点低
26、关于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纬度地区自转线速度一样
B、同一经线地区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
递减
C、海拔高度相同,低纬度地区自转线速度
大于高纬度地区
D、纬度位置相同,海拔高的地区自转线速
度大于海拔低的地区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不得分。
21、有关地球上东、南、西、北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的是“西”,相反的是“东”
B、站在地球北极看四周,处处都是“北”
C、如果沿纬线一直向“东”走,永远也走不到东方的尽头
D、如果沿经线一直向“北”走,最终可以走到北方的尽头
22、2006年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30周年纪念日。唐山大地震造成严重破坏,主要是因为
A、唐山大地震震级大 B、唐山大地震震源深
C、地面建筑抗震能力弱 D、唐山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
读图4回答 23-24 题。
23、关于图中①、②、③地的表述正确的是
A、附近的山都是我国内流区域和
外流区域的分界线
B、水源都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C、所在的河流都是季节性河流
D、均为我国重要农业区
24、该地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是
A、地势平坦 B、矿产丰富
C、气候适宜 D、水能丰富
20、坐在行驶在青藏铁路上的列车上,沿途可以观赏到
A、古丝绸之路遗址 B、“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C、青海湖落日 D、世界最高峰
读某大陆降水量变化剖面图,回答17-19题。
17、A地气候为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18、a处降水量突增,其降水类型为
A、对流雨 B、锋面雨
C、台风雨 D、地形雨
19、有关A地西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世界著名的“硅谷”风光 B、有世界著名的渔场
C、有世界著名的洋流流经 D、有世界著名的海峡
2005年12月,深圳、珠海、茂名三地同时举行广-深-港客运专线广深段、广珠城际轨道交通、洛湛铁路岑溪(广西)-茂名段开工典礼,广东三条铁路同时开工。据此回答15-16题。
15、广东省铁路建设相对于公路建设有些滞后,主要是因为
A、经济条件制约 B、平原面积广,会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C、地形复杂,河流众多 D、穿过喀斯特地貌,未能克服技术上的困难
16、洛湛铁路岑溪-茂名段的建设意义深远,其主要作用是
A、打造我国南北交通运输大动脉 B、促进西部能源开发
C、维持海南省的繁荣稳定 D、形成西南地区物质运输重要通道
某地理兴趣小组对学校所在地的市场进行了调查。请根据下表回答12-14题。
项目/作物 |
花 卉 |
蔬 菜 |
稻 米 |
甘 蔗 |
市场价格(元/Kg) |
5 |
3 |
2 |
1 |
生产成本(元/Kg) |
1.5 |
1.0 |
1.2 |
0.4 |
运费(元/Kg.Km) |
0.08 |
0.05 |
0.01 |
0.01 |
单位面积产量(Kg/亩) |
100 |
150 |
300 |
200 |
12、该地可能位于
A、东北平原 B、渭河平原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13、如果是本地销售(不考虑运费),则经济效益最好的是种植
A、花卉 B、蔬菜 C、稻米 D、甘蔗
14、从当前情况看,花卉的销售范围适宜在 千米距离内。
A、40 B、50 C、100 D、200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