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我国地震局采用一种现代技术对我国大陆地壳运动进行了长期监测,结果表明:青藏高原每年在以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该技术是(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 D.全球同步卫星监测技术
1.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
①遥感技术 ②地理信息技术 ③全球定位技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10.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粮食需求量的大幅减少
B.全球气候变暖
C.劳动力价格的不断减少
D.农业土地价格的不断提高
天天十分钟练(三)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9.珠江三角洲形成“桑基鱼塘”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
A.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水网稠密稠密
B.气候高温少雨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D.具有肥沃的红壤
8.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休闲空间会产生如下变化
①逐渐与居住空间分离 ②数量由少到多 ③规模逐渐变大 ④呈集中发展的趋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珠江三角洲历史上以桑基鱼塘闻名全国,并且是我国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三大蚕桑基地之一、最大蔗糖基地。近年来,农业生产结构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甚至出现大片出租、出售土地的现象。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9-10题。
7.农业时代的活动空间有何特点
A.移动性高,居住空间比例小
B.活动空间局限在较小的范围
C.工作量较少,多余时间都到外地旅游
D.居住空间和工作空间都是统一的
6. 关于工业化阶段区域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最大
B.加工工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
C.区域内部的集聚作用增强,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快
D.区域社会经济表现出均衡的发展态势
人们日常的活动空间,大体可分为居住、工作、休闲三类,每一类活动的空间规模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下图表示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向后工业时代演化过程中,居住空间、工作空间、休闲空间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7-8题:
5.关于以上三角洲人文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灌溉水源是三地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B.三地都有水稻种植业的分布
C.三条河流两岸都曾是世界古文明的发源地
D.三地都有本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区
4.关于三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条河流的汛期在时间上不一致
B.三地的气候特点相似
C.三地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D.三地的植被类型相同
3、内蒙古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牧区,其东部的草场载畜量远高于西部,导致内蒙古高原草场载畜量东西部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①年降水量 ②海拔高度 ③荒漠化程度 ④人口密度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读北纬30°附近三个三角洲位置示意图,回答4~5题。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