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不同国家产业变化过程的示意图,回答4-6题。
4.甲类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 B.劳动力 C.技术 D.交通
5.由上图可知
①I类国家工业发展早,科技水平高 ②伴随着产业转移过程,Ⅱ、Ⅲ类国家环境污染可能加重③Ⅱ、Ⅲ类国家产业升级速度取决于I类国家 ④市场是产业升级的动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我国在产业调整中应该
A.加快乙类产业的引进,推进工业化进程
B.加快有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C.与I类国家分工合作,集中发展甲、乙两类产业
D.只接纳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
下图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M为纬线,弧线N为晨昏线,阴影为黑夜;甲乙两地所在经线的经度为120ºE;甲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0º;读图回答1-3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A.(120º,20ºN) B.(60ºW,20ºN)
C.(120ºE,23º26′N) D.(60ºW,23º26′N)
2.若图中乙点此时的太阳高度是10º,则乙点的地理纬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
A.76º34′N,36º52′ B.80ºN,10º
C.76º34′N,10º D.80ºN,30º
3.一架飞机自①地起飞,沿图中直线行驶至②地,其飞行方向是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先东北后东南 D.先东南后东北
35.读下列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
(1)左图中的甲位于天山的_______(南或北)坡,甲处比丙处降水丰富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左图中甲丙两坡2000米高度夏季平均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坡,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总结右图中沿AB线雪线高度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主要原因有哪些?
(4)右图中河流②流域内种植业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主要防治措施有哪些?
34.湿地有“地球之肾”之称,也是鸟类集中的栖息地,湿地环境的保护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分析“长江中游湿地50年的变迁”图(图16)完成下列问题:(14分)
|
(1)图示区域中地形区名称分别是A B
与三江平原相比,AB两商品粮基地的自然区位优势有哪些?
(2)简述图中湿地近50年的变化情况,并分析这些变化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3)针对这些变化情况,长江中上游地区应如何进行国土整治工作?
33.说明:本题分为A、B两题,考生从中选做一题。答题前请在答题卡上将选做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书写答案。同时解答A、B两道试题者,只批阅A题。
A题:读图14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填写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
② (山脉)
③ (盆地)
(2)③盆地农业地域类型是 ,其农业生产具有哪些显著的优点?
(3)城市①形成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B题:读图15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填写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① (城市)
② (河流)
③ (农业地域类型)
(2)③农业地域类型基本特征是
。该地发展此类
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有哪些?
(3)简要评价城市①发展的区位条件。
|
32、(15分)图13丙为A城某学校测得的全年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当记录太阳在a位置时,北京时间为12:40,读下图,回答:
|
(1)该地计划在当地丰富的农业原料基础上建设一种工业,这种工业可能是
工业。
(2)图中聚落的分布特征是 。 A城是在 发展起来的,我国的 和 等城市与该城形成的区位因素相同。
(3)在图乙中的工厂布局不合理的是 。原因是 。
(4)分析图乙中A城①、②两个规划方向的发展条件。
读1992年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对我国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河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估算的部分数据,完成29-30题。
29.造成两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差异的原因是
A.光照 B.地形 C.土壤 D.热量
30.青藏区环境人口承载力的特点是
A.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人口承载力大
B.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
C.地理环境“高、寒”,生态脆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
D.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环境人口承载力
第二卷(非选择题 共80分)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
图”(图11),回答27-28题。
27.图中适宜该类工业布局的位置有
A.① B.② C.③ D.④
28.下列属于该类工业的部门有
A.电力工业 B.钢铁工业
C.服装工业 D.印刷工业
读图10(abc代表单元格),回答25-26题
25.有关a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特有 B.雨热同期
C.常绿林广布 D.冬雨夏干
26.b地位于
A.北半球 B.南半球
C.大陆西岸 D.大陆东岸
图
读“某类工业的收益与费用变化曲线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