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5.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之间的界线大致是()
A.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B.1 000米等高线
C.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D.3 000米等高线
解析 了解三大自然区的划分界线是解决此题的关键。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是以3 000米等高线为界的。
答案 D
14.青藏地区的农田、村镇、城市主要分布在()
A.三江源地区
B.横断山及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
C.藏北高原和昆仑山南麓
D.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解析 青藏地区地势高,气温低,所以农田、村镇、城市主要选择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区布局,因为这里气温较高,热量条件好。另外,河谷地区水源也相对充足。
答案 D
13.下列地理事项中,与青藏高原“高”“寒”特征无关的是()
A.雪山连绵,冰川纵横
B.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
C.地热资源丰富
D.城镇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解析 本区地热资源丰富,是因为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下热能容易从这里释放出来。地热属于内能的释放,和地表的“高”“寒”无关,故选C。
答案 C
12.关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东至西: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由东至西:气温年较差、日较差越来越小
C.由东至西:农业-牧业
D.由东至西:地形由山地到盆地
解析 由东至西大陆性逐渐加强,气温年较差、日较差越来越大,故B错。C项描述不准确,本区东部边缘可发展旱作农业,向西发展牧业,再向西的一些山麓平原和盆地边缘有冰雪融水的地方,可发展绿洲农业,故C错。西部是山地和盆地相间分布,故D错。
答案 A
11.造成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东西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差异 B.降水量差异
C.植被差异 D.土壤差异
解析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从东到西离太平洋越远降水量越少,造成了东西差异。由降水差异引起了C、D。东西部热量差异不大,故A错。
答案 B
下图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三大地带三大产业比重图,读图后完成9-10题。
9.图中A代表的经济地带为()
A.东部经济地带 B.中部经济地带
C.西部经济地带 D.都不是
解析 图中A点表示第一产业占23%左右,第二产业占46%左右,第三产业占31%左右,应是中国的东部经济地带。
答案 A
10.下列三大地带的比较顺序正确的是()
A.包括省、市、自治区数:东部>中部>西部
B.面积:西部>中部>东部
C.人口:西部>中部>东部
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西部>东部>中部
解析 根据教材基础知识,可知该题应选B。
答案 B
8.下列地理事物中,属于人类对东部季风区自然环境产生深刻影响的产物是()
A.东北山区的针叶林
B.华北地区的春旱天气
C.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
D.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土
解析 A、B、C主要是自然原因形成的,只有D中的水稻土属于人类影响而形成。水稻土可发育在任何自然的土壤上,只有年复一年按水稻种植的方式耕作即可形成水稻土。如中国江南有,华北有,东北也有。
答案 D
7.关于中国内、外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流区面积最大
B.中国没有北冰洋水系的河流
C.雅鲁藏布江属于印度洋水系
D.东部季风区没有内流区
解析 我国外流区面积大于内流区面积,故A错。我国的额尔齐斯河流出国境向北即俄罗斯的鄂毕河注入北冰洋,故B错。东部季风区内有两片内流区,读教材“我国的内流区和外流区图”,一看便知,故D错。
答案 C
6.关于三大自然区的气候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季风区常年受海洋季风的影响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深居内陆,不受夏季风的影响
C.青藏高寒区海拔很高,不受夏季风的影响
D.三大自然区或多或少都受到夏季风的影响
解析 东部季风区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冷季风的影响,故A错。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东部受夏季风影响,故B错。青藏高寒区东南部受夏季风影响明显,故C错。
答案 D
5.长江干流穿越了()
A.三大自然区和两个经济地带
B.三大自然区和三个经济地带
C.两大自然区和三个经济地带
D.一个自然区和一个经济地带
解析 长江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东部季风区,不经过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长江流经西、中、东三个经济地带,故C对。
答案 C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