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33695  233703  233709  233713  233719  233721  233725  233731  233733  233739  233745  233749  233751  233755  233761  233763  233769  233773  233775  233779  233781  233785  233787  233789  233790  233791  233793  233794  233795  233797  233799  233803  233805  233809  233811  233815  233821  233823  233829  233833  233835  233839  233845  233851  233853  233859  233863  233865  233871  233875  233881  233889  447348 

据报道,天津市政府决定,从2001年起,将原有的1万亩水稻田改种玉米和小麦。据此回答8-9题。

8.天津市政府作出农业结构调整决策的原因主要是 ()

A.华北地区居民习惯吃面食,大米销售有困难

B.水稻单产低于玉米、小麦,经济效益较差

C.华北地区缺水日益严重,而种水稻需水量过多

D.种植水稻需喷洒农药,会给环境造成污染

解析 华北地区缺水严重,大面积种水稻,是对水资源的极大浪费。

答案 C

9.这项农业结构调整决策()

A.符合“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政策

B.充分考虑了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周期性特点

C.说明市场的需求量对农业生产的类型和产量影响最大

D.说明对于事物的偏好是影响作物品种选择的最关键因素

解析 少种水稻,多种耐旱的玉米、小麦,这样做到了扬长避短,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缺水),符合农业生产的因地制宜原则。

答案 A

试题详情

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据此回答6~7题。

6.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A.为商业网点选址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解析 本题从GIS切入。在GIS中,地物空间特征和属性的各项数据的结合,构成某一主题的图层,如地貌图层、土壤图层等。关于某一研究区域的若干图层就组成GIS的数据库。城市规划中,人口稀少的地区、交通不便的地区不宜设置过密的固定商业网点。人口稠密、交通方便的地区,商业网点密度和规模要与之相适应。这样,城市交通图层与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为商业网点选址提供参考资料。而建筑设计的合理性要考虑力学、美学和环境学等因素,计算水域面积、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都无需考虑人口和交通因素。

答案 A

7.对1985年与2000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解析 正确解答本题,首先应明确题干叙述的核心意思是土地利用的变化。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各功能区的分布、组合,而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构成的地域结构的变化首先表现为土地利用的变化。交通流量变化与车辆增减有很大关系,与城市土地利用关系较小。洪涝、降水等自然现象与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关系更远。

答案 C

试题详情

5.在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大量使用精确制导导弹,这种制导导弹不受浓烟、沙尘暴的影响,是因为采用了()

A.IT技术 B.RS技术

C.GIS技术 D.GPS技术

解析 精确制导导弹要求准确定位,GPS是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

答案 D

试题详情

4.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

①植被破坏②不合理的耕种制度③土质疏松④河流冲刷⑤露天采矿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⑤ D.②③④

解析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植被的破坏;二是不合理的耕种制度;三是开矿。

答案 C

试题详情

3.遥感探测范围由大到小依次是()

A.飞机、陆地卫星、宇宙飞船

B.宇宙飞船、陆地卫星、飞机

C.陆地卫星、飞机、宇宙飞船

D.陆地卫星、宇宙飞船、飞机

解析 遥感探测范围的大小,与运载传感器的飞行工具的高度有关,高度越高范围就越大。

答案 B

试题详情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遥感感知事物时不直接接触

B.遥感技术是遥感信息接收与应用的过程

C.遥感获取的信息是电磁波信息

D.遥感对地面不反射和辐射电磁波的物体无法感知

解析 地面上任何物体都能反射和辐射电磁波。

答案 D

试题详情

1.阴雨天气中,对地物的分辨率较高的是()

A.飞机可见光遥感

B.卫星可见光遥感

C.飞机微波遥感

D.卫星微波遥感

解析 阴雨天气时,云层可阻隔可见光遥感,难以获得地面的清晰影像,故A、B选项均错误。微波遥感不受云、雨干扰,可获得较理想的地面影像,而飞机距地高度远低于卫星,故飞机微波遥感清晰度高,对地物的分辨率较高。

答案 C

试题详情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试题详情

30.(11分)下图是“某自然地理事物的分布图”,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

(1)阐述该种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2)请分析此地理事物形成的天气与气候条件。

(3)图示地区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如何整治?

解析 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和图中事物的分布及厚度,不难判断这是黄土分布。主要形成于干燥的气候环境下,在此环境下常有沙尘天气,沙漠化严重,应采取防风固沙、植树造林等生态工程措施来治理。

答案 (1)沉积物为黄土,黄土是黄色粉沙粒,具有颗粒小、疏松、直立等特点。分布在沙漠、戈壁或沙化严重地区的下风区。

(2)气候干燥;发生沙尘暴天气。

(3)主要有:沙尘暴严重;沙漠化严重;水土流失严重。整治措施:防风固沙;植树造林(“三北”防护林体系)。

高三地理同步检测六

试题详情

29.(10分)读下列文字材料,回答问题。

“1972年以来,黄河下游已有21年出现断流现象,断流的时间和断流河段的长度逐年增加。70年代平均断流河段的长度是242千米,90年代增加到400多千米。90年代以前,一年之内断流的月份不超过3个月。进入90年代,一年内断流最多达227天。据统计,1992~1996年因断流和供水不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68亿元。”

(1)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分析近年来黄河发生断流现象的主要原因。

(2)黄河除了断流以外,还存在哪几方面的严重问题?

(3)综合治理黄河,需要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解析 河流断流的原因一是总径流量少且冬春季特别少,二是上中游由于各种原因用水量过大。黄河一方面断流,另一方面还存在洪水的威胁,所以防洪不可轻视,而且地上河一旦决口,破坏力更大。第(3)题的关键词是“综合”治理,治什么?治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洪水威胁,治严重水污染,治断流等等。

答案 (1)黄河水资源不丰富,平均年径流量比较小,且季节分配不均衡,冬春枯水期易造成断流;黄河沿岸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上中游沿岸城市及工业用水量大,影响下游径流量;农业用水浪费(漫灌等),水资源利用率低。

(2)洪水威胁、泥沙淤积(水土流失)、严重水污染。

(3)兴建蓄水、调水工程,加固下游大堤;植树种草,搞好水土保持;加强水资源的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防治水污染。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