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33699  233707  233713  233717  233723  233725  233729  233735  233737  233743  233749  233753  233755  233759  233765  233767  233773  233777  233779  233783  233785  233789  233791  233793  233794  233795  233797  233798  233799  233801  233803  233807  233809  233813  233815  233819  233825  233827  233833  233837  233839  233843  233849  233855  233857  233863  233867  233869  233875  233879  233885  233893  447348 

3.长江中下游干流出现特大洪水,主要来自()

①上游干流洪水②长江北岸支流洪水③长江南岸支流洪水④京杭运河洪水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长江中下游干流出现特大洪水,是由于流域内普降暴雨,南北支流洪水和上游川江洪水同时袭来而造成的。

答案 C

试题详情

2.三峡工程建设的首要目标是()

A.防洪 B.发电

C.航运 D.供水

解析 长江中下游历来是我国洪水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洪灾给长江中下游地区造成了众多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因此,防洪是三峡工程建设的首要目标。

答案 A

试题详情

1.下列各项不能说明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的是()

A.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

B.长江年径流量占我国河流年径流量的37%

C.长江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居我国各河之首

D.长江流域的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解析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主要表现为其长度、水量、流域面积等均居全国河流之首。D项表述的是其自然环境中的气候特点。

答案 D

试题详情

22.读“西北地区沿42°N纬线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下列植被类型后面填上图中相应的字母:草原地带____________,森林草原地带______________,半荒漠地带________________,荒漠地带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自西向东,生产力水平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载畜量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

(3)在草原荒漠化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影响荒漠化进程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特别是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

(4)近年来,我国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一带经常出现的沙尘天气(浮尘、扬沙、沙尘暴)就是_____________的一种表现。这给华北地区的______________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解析解题关键是掌握42°N纬线穿过的主要地形区。

答案(1)C D  B A

(2)由低到高 由小到大

(3)人类活动 气候 年降雨量

(4)荒漠化 交通、环境、生产和生活、人体健康等

高三地理同步检测八

河流的综合治理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

试题详情

21.读“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与绿洲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总趋势看,该地区河流自________向_________流。

(2)为什么该地区的河流多是呈平行状分布且流程短小?

(3)在西汉时期,该地区成为一片富庶的人口密集之地的原因是什么?

(4)唐宋以后,该地区古绿洲为什么退化而被废弃?

解析 本题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自然条件入手,分析探讨古绿洲的形成和演变过程。解题时首先应分析该图的隐含条件: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其南缘为高大的昆仑山脉,由于该地区极度干旱,河流水源来自昆仑山的冰雪融水,河水自山口自南向北流出,因东西地势差异不大,故形成平行状水系。由于冰雪融水不大而且季节性差异大,从总体上看,河流流量不丰,加之蒸发、下渗及农业用水,河流流量急剧减少,这里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的因素,而古绿洲的形成和演变则应从当时的生产方式、生产力水平等社会经济因素入手进行分析,因为在这段历史时期自然环境本身并没有多大的变化。

答案 (1)南北

(2)该地区的河流发源于南部的昆仑山地,高山冰雪融水为其主要补给水源,多属季节性河流。该地区地势南高北低,东西差异不大,众多河流出山口后顺势北流,流程又不长,故呈平行状;由于河流均流向干旱的沙漠地区,流量季节差异大,沿途因不断蒸发、下渗和农业耗水,流量急剧减少,故流程不长便消失在沙漠之中。

(3)西汉时期这里的居民利用昆仑山冰雪融水和山麓地下水,兴修水利,发展屯田,营造出片片绿洲,加上中央政府的长期管辖和经营,形成了生机勃勃的富庶之地。

(4)唐宋盛世之后,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下游地区水源有限,难以进一步扩大灌溉面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于是在河流上游盲目垦耕,破坏了固沙植被,导致河流水量锐减或改道,水源逐渐枯竭,再加上战争、瘟疫等原因,古绿洲逐渐退化直至被废弃。

试题详情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荒漠化土地得到了治理,面积缩小

B.自然原因对荒漠化的形成起决定作用

C.人为原因对荒漠化的形成起决定作用

D.荒漠化土地都有由扩大到缩小的过程

解析 图中所示为商都县西井子土地荒漠化状况。在经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防风沙措施后,受荒漠化危害的农田面积大幅度减少的情况,说明了人为原因对荒漠化的形成起着决定作用。

答案 C

第Ⅱ卷(综合题)

试题详情

19.形成荒漠化的原因不同,多形成斑点状的土地荒漠化圈的是()

A.过度樵采 B.过度放牧

C.过度农垦 D.水资源利用不当

解析 在半干旱的草原牧区,由于过度放牧,形成了以地表集水坑和放牧点井泉为中心的斑点状土地荒漠化圈。

答案 B

试题详情

18.我国荒漠化土地占陆地国土的()

A.1/3以上

B.1/4以上

C.1/5以上

D.1/6以上

解析 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达262万平方千米,占陆地国土的1/4以上。

答案 B

试题详情

17.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北地区荒漠化趋于严重的根本原因是()

A.过度樵采和过度放牧

B.过度农垦及水资源利用不当

C.迫于人口压力和管理失误

D.工矿开发不重视环境保护

解析 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北地区迫于人口压力和管理失误,荒漠化问题趋于严重。

答案 C

试题详情

读“内蒙古商都县人口增长与荒漠化发展图”,完成14-16题。

14.从20世纪30年代末到80年代末,关于商都县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不断增加②耕地总面积及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增加③人口数量、耕地面积、荒漠化土地面积都有所增加④人口密度降低,人均耕地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5.商都县的耕地面积增加是()

A.过度农垦沙质草原的结果

B.引水灌溉沙地的结果

C.抑制沙质土地荒漠化的结果

D.毁林开荒的结果

16.关于商都县的荒漠化及土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荒漠化土地为原生性荒漠,小部分为次生性荒漠

B.土地荒漠化呈斑点状及片状分布

C.土地荒漠化呈点状及线状分布

D.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水资源利用不当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商都县的人口数量、耕地面积、荒漠化土地面积都有所增加,人均耕地减少,人口密度增加。商都县耕地面积的增加主要是过度开垦草原的结果,半干旱的草原农垦区土地荒漠化呈斑点状及片状分布。

答案 14.C 15.A 16.B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