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33720  233728  233734  233738  233744  233746  233750  233756  233758  233764  233770  233774  233776  233780  233786  233788  233794  233798  233800  233804  233806  233810  233812  233814  233815  233816  233818  233819  233820  233822  233824  233828  233830  233834  233836  233840  233846  233848  233854  233858  233860  233864  233870  233876  233878  233884  233888  233890  233896  233900  233906  233914  447348 

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回答6-7题。

6.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   )

    A.为商业网点选址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7.对1985年与2005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   )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试题详情

目前,一条西起塔里木盆地,东至松嫩平原西部,东西长约4500千米,南北宽约600千米的风沙带已在我国形成。风沙带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已达30%.读我国北方荒漠化土地分布图,回答4-5题。

4.土地严重荒漠化的地区有                                          (   )

①南疆      ②北疆          ③呼伦贝尔草原    ④辽河上游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5.地区不同,荒漠化的主要成因不同。下列风沙地域与成因说法的组合,正确的是(   )

     ①河套平原一过度放牧         ②锡林郭勒草原-过度采矿

   ③南疆-过度利用水源         ④河西走廊-过度垦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试题详情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回答1-3题。

1.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我国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因素是     (   )

    A.气候、地貌             B.气候、水文

    C.土壤、植被            D.植被、自然带 

2.关于我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貌从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

    B.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

    C.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D.河流水量从北向南依次增大

3.关于三大自然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

    B.北部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

    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升高而发生变化

    D.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试题详情

34.(10分)读图“晋陕内蒙古区煤炭南运通道”,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最大的能源输出港是  

    A.天津          B.青岛

    C.黄骅          D.秦皇岛

(2)产煤区的煤主要靠铁路运输和海上运输。请回答  图中数字①、②所表示的运输通道分别沿哪条铁路线到达A、B两港的?试分析图中煤炭运输终点地区的能源输入与该区经济发展的关系。

(3)在晋、陕、内蒙古能源基地的建设中,面临有两大问题:一是环境问题,二是运输问题,你认为这两大问题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在解决这两大问题时,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试题详情

33.(20分)读东北平原某区域植被类型分布图及相关资料,回答问题。

 

(1)试分析图中造成A、B两区域人口密度差异的自然原因。

A区域人口密度大的原因:                        

B区域人口密度小的原因:                      

(2)目前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该地区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措施有               

(3)2000年,黑龙江省政府做出决定;停止对北大荒沼泽地的开垦。这一举措的生态意义是                 。经济意义是         

(4)东北区农业开发的最大资源优势是。

(5)停止开垦后,耕地面积不再增加,发展农业的出路何在?        

试题详情

31.(20分)读我国某

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①、②、③、④、⑤山脉中,同为两大水系分水岭的山脉有哪些?

(2)比较甲山脉相同海拔东南坡和西北坡气温年较差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3)分析乙地区建立立体农业生产体系的自然、人文原因以及意义。

(4)在西部开发建设中,从地理的角度分析丙省发展经济有哪些优势?主要的限制性条件又有哪些?

(5)为了更好地利用我国现有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制定了西电东送跨区域资源调配方案,在图示地区将红水河的水电输往珠江三角洲地区,试分析其原因。

试题详情

读海南岛有关资料及地图,回答28-30题。

28.琼中比东方降水量多的主要原因是                                  (   )

    A.东方有寒流经过                B.琼中地处迎风坡 

    C.东方属于热带草原气候            D.琼中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29.海南岛农业主要包括的类型,不正确的一组是                         (   )

    A.种植业、渔业、热带经济作物业 

     B.近海养殖业、畜牧业、热带经济作物业

     C.热带水果业、近海养殖业、种植业

     D.热带经济作物业、热带水果业、热带园艺业

30.促使海南岛外运反季节瓜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的决定性因素是             (   )

    A.水热资源丰富                   B.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影响

     C.城市和工业的迅速发展         D.市场需求量的增加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试题详情

读我国北方某地统计表,回答26-27题:

年 份(年)
森林覆盖率(%)
耕地面积(m2)
年降水量(mm)
气温年较差(℃)
河水含沙量(%)
水旱灾害(次)
粮食单产(斤/亩)
粮食总产(亿斤)
1965
19
333
420
38
10
0
410
20.5
1987
10
478
350
42
35
2
300
18.0

26.上述资料反映出该地12年中粮食单产变化,其原因是                   (   )

    A.“退耕还牧”面积增大             B.人口增长快

    C.毁林开荒导致气候恶化            D.耕地减少

27.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是                                       (   )

   A.风沙危害严重                   B.水土流失加剧

   C.气候大陆性增强                 D.光照条件变差

试题详情

读下图中甲乙为两个岛屿,回答22-25题。

22.甲乙两个岛屿的共同点是                                         (   )

     A.都处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B.夏季均盛行西南季风

    C.都分布在太平洋中               D.西侧都有暖流经过

23.甲岛森林树种比乙岛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

    ①地跨热量带较多           ②人工引进品种较多 

   ③东西降水差异大           ④植被垂直分异显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近年来,乙岛发展成为所在国冬季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优越的气候条件  

    B.劳动力和土地价格较低

    C.政府的优惠政策  

    D.运输条件的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25.甲岛大量生产笔记本电脑,这种工业属于                             (   )

    A.原料指向型     B.市场指向型   C.技术密集型      D.劳动密集型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