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我国西北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9-10题。
9.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较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10.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有( )
A.沙尘暴频度减少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C.土壤盐碱度升高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下图为黄土高原上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7-8题。
7.对图示地区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时,在a、b、c、d四地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其中正确的是
A.a地--种草护坡 B.b地--沟头防护C.c地--打坝建库 D.d地--修筑梯田
8.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适宜建窑洞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地理信息技术是现代地理科学的重要技术手段,同时在人类社会活动的诸多方面得到广泛运用。据此回答4-6题。
4.有关于GIS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关键装置是传感器 B.地理科学的第二代语言
C.主要功能是空间定位 D.数据库由若干图层组成
5.上海某出租车公司能在中心调度系统中快速查询本公司出租车的位置信息,所采用的技术是( )
A.RS B.GIS C.RS和GPS D.GIS和GPS
6.如右图所示,如果①、③表示反馈影响信息处理结果,②、⑥表示提供影像的功能,④、⑤表示提供定位信息功能。关于甲、乙、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RS B.乙是RS
C.丙是GIS D.甲是GPS
综合地貌、气候两大要素,可以把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分成三大自然区。完成1-3题。
1.下列省区中,既跨三大自然区又跨四类干湿地区的是( )
A.藏 B.秦 C.陇 D.内蒙古
2.从东部季风区到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再到青藏高寒区( )
A.区域面积依次减小,人口比重依次减小
B.地势逐级升高,降水逐渐减少
C.人类活动逐渐加强,自然状态变化逐渐变大
D.土壤发育程度降低,生物种类数量呈现多-少-多的变化趋势
3.下列地理事物的排列顺序中,反映我国东部季风区热量交替自南向北的变化规律的是( )
A.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B.水稻--春小麦--冬小麦--玉米
C.棉花--黄麻--亚麻--甜菜
D.一年三熟--一年两熟--两年三熟--一年一熟
1]
26.(13分)读青藏高原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青藏高原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太阳能、水能和地热能。比较图示A、B、C三地,判断各地可开发的主要能源类型并说明其能源蕴藏量大的原因,将有关内容填人表中。
地点 |
主要能源 |
能源蕴藏丰富的原因 |
A
|
太阳能 |
|
B |
地热能 |
|
C |
水能 |
|
(2)结合题(1)的结论,简要评价影响C地开发该种能源的有利和不利的自然条件。 (4分)
33. (7分)读下图回答:
(1)由图可知辛店洼自然条件的特点,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缺点是___________
(2)20世纪80年代以采,辛店洼整治低湿地的成功模式是___________模式,该模式的优越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店洼在整治前发展农业的首要危害是______________;其次是_______________。
32.(11分)读我国黄河下游和荆江河段及部分水利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荆江段和黄河下游段河床共同特征是 ,成因都为
。
(2)长江荆江段和黄河下游都是防汛重点地段,荆江河段汛期在 季,成灾的原因是 。
(3)黄河沿线经常发生凌汛,请在图中圈出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并说明凌汛形成的条件。
(4)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缓解荆江河段洪涝有什么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防治荆江水患(至少写两项措施)?
31.(9分)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表示的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处地形区名称是 _,它在自然地理上的重要意义_______________(答一项即可)。
(2)B处地形区的名称是_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这里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处地形区的名称是_ __,这里目前面临的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
30、以上四句对联描写的分别是( )
A.黑龙江、内蒙古、海南、云南 B.内蒙古、黑龙江、海南、云南
C.内蒙古、海南、黑龙江、云南 D.云南、黑龙江、内蒙古、海南
第Ⅱ卷 (选择题共40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