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34111  234119  234125  234129  234135  234137  234141  234147  234149  234155  234161  234165  234167  234171  234177  234179  234185  234189  234191  234195  234197  234201  234203  234205  234206  234207  234209  234210  234211  234213  234215  234219  234221  234225  234227  234231  234237  234239  234245  234249  234251  234255  234261  234267  234269  234275  234279  234281  234287  234291  234297  234305  447348 

29.(1)川、滇、黔

 (2) 黄土高原  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  地形由平原向山区过渡,斜坡较多;处于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相互作用地区,降水较多;黄土、喀斯特等可蚀性物质集中分布区;人类活动广泛且程度大,这些都为滑坡和泥石流提供了有利的生成条件。

(3)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实施一些预防措施,如护坡工程、植树造林等。

试题详情

28.(1)D 

(2)D

(3)海拔过高,气温低,降水少,水分不足。

(4)高  北坡为背风坡,降水少,积雪少,雪线高。

(5)低压、缺氧、雪崩、大风和低温

试题详情

27.(1)跨流域调水  理由:我国南方降水量大,水资源较为丰富;可利用现有的京杭运河、湖泊、水利设施等;

(2)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水资源需求量大;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

(3)从年份看,咸潮主要发生在降水量较少的枯水年;从季节上看,咸潮主要发生在河流径流量较小的冬季;从日期上看,咸潮多发生在大潮期。

(4)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试题详情

26.(1)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是逆着北大西洋暖流和墨西哥湾暖流而去的,第二次是顺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而去的。

   (2)西风  北大西洋暖流  风海

   (3)纽芬兰  墨西哥湾  拉布拉多

(4)D  D位于赤道附近,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且有亚马孙河淡水注入,起稀释作用

试题详情

29.读中国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3分)

(1)我国           (填简称)接壤地带,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3分)

(2)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泥石流和滑坡叠加区在第二级阶梯上的            

         。原因是                         

                                    。(7分)

(3)对滑坡、泥石流灾害,我们可以采取哪些防御措施? (3分)

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命题教师:姜琳

试题详情

27.我国现有城市中约有1/2的城市缺水,严重缺水的城市约占1/6,每日缺水达1600万吨。下图所示3个地区均为我国沿海缺水城市集中分布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针对甲图所示地区城市缺水状况,可采取的措施有大力开发地下水资源、跨流域调水和海水淡化等。其中,目前比较可行的是       ,简述选择该措施的理由。(5分)

(2)乙图所示地区城市群位于我国东部湿润区和河流入海口,但仍有严重的缺水问题,试分析该地区城市缺水的人为原因。(4分)

(3)丙图所示地区经常出现“咸潮”,导致城市供水出现暂时性短缺。根据所掌握的地理知识,试分别从年份、季节、日期分析,什么时候“咸潮”最为严重。(3分)

(4)说明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2分)

试题详情

26.根据“大西洋部分洋流分布示意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  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由A地到B地),共花了37天的时间。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只花了20天的时间就顺利到达,比第一次少用了17天。

(1)哥伦布第二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比第一次少用了17天,试从洋流(写出名称)对航海影响的角度分析原因。(4分)

(2)哥伦布从美洲返回欧洲,若想一路顺风顺水,则所借助的盛行风为    ,所借助的洋流是      ,按洋流成因分类应属      流。(3分)

(3)C处附近为     渔场,位于      暖流和      寒流交汇处。(3分)

(4)B、D两处盐度相比,   处较低,原因是                  

                   。(3分)

试题详情

读右图,回答24-25题。

24.图中岛屿两侧自然带的差异体现了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C.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规律

25.下列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成因与图中热带雨林的成因最接近的是

A.撒哈拉沙漠直逼西海岸

B.巴塔哥尼亚沙漠

C.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带

D.南半球亚寒带针叶林带缺失

选择题答案:

试题详情

23.读下图,判断图I的四幅图中能反映图Ⅱ中陆地水体相互关系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