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34121  234129  234135  234139  234145  234147  234151  234157  234159  234165  234171  234175  234177  234181  234187  234189  234195  234199  234201  234205  234207  234211  234213  234215  234216  234217  234219  234220  234221  234223  234225  234229  234231  234235  234237  234241  234247  234249  234255  234259  234261  234265  234271  234277  234279  234285  234289  234291  234297  234301  234307  234315  447348 

{09湖南四县市调研3月卷}右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地面蒸发量分布图,完成5-6题。

5.乙地等值线密集,主要原因是(   )

A.相对高度变化大   B.地势高

  C.西南季风影响大   D.位于背风坡

6.甲地蒸发量最大的月份及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A.4月-太阳高度增大,气温回升快

B.6月-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大

C.8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长,气温高

D.10月-受大陆气团控制,空气湿度小

试题详情

 (08宁波地理卷) 读“我国某主要地形区的相关资料”,回答3-4题。

面积
26万平方千米
最冷月均温
5℃-8℃
最热月均温
16℃-29℃
年均温
16℃-18℃
年降水量
1000 毫米-1300毫米
无霜期
250天-350天
年日照时数
900小时-1 300小时

3.该地形区位于我国

A.青藏地区          B.西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北地区

4.该地形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其发展农业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A.冬季气温低         B.光照不足           C.热量不足           D.土壤贫瘠

试题详情

(09福建质检地理卷)读中国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比重及其年增长率变化预测图,完成1-2题

1.图中信息反映(   )

A.2010年以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年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B.2015年劳动适龄人口最多  

  C.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和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无关联性

D.2050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达到最低值  

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010年以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上升与我国人口增长惯性有关

  B.2010年以后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下降与人口老龄化有关

  C.目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D.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一旦低于零,即导致劳动力严重不足

试题详情

18.(20分)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北半球)变化统计曲线图”,回答问题。

     

(1) 判断A、C两地的地理纬度:A_________________;C _____________

(2) 昼夜长短随季节而变化,但 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地区例外,这里昼夜长短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从A到D的四幅图中可以发现,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B地昼最长时,上海(121.5°E、31.5°N)一天的太阳起落方向和太阳高度变化是:从________方日出,太阳高度逐渐升高,大约到________(北京时间)时达到上中天,之后太阳高度逐渐降低,在____________方日落。

(5) 若要在A、B、C三地中选择一地建航天发射场,不考虑地形、气候等因素,宜选_____地,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09-2010年福建省惠安崇武中学高三年地理周考试卷(三)

试题详情

17.(17分)下面为“a、b两地北半球夏至日太阳高度角变化图”及“a地夏至日、春秋分太阳视运行图”,回答下列问题(回归线按23.5°)。

(1)a、b两地纬度分别是              

(2)夏至日,下列地点可见到类似于a地太阳运行路线图的是   (   )       

A.摩尔曼斯克       B.伦敦        C.南极中山站       D.北京

(3)如果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夹角为70°,则a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年较差为     ,北半球极昼(夜)的纬度范围为       ,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将变      (大或小)。

(4)从理论上分析,为了使楼房获得较好的光照条件,在楼高相同的情况下,楼房间距北京比南京应    (宽或窄)些,原因是     

试题详情

16.下图甲为某日的太阳光照图,乙是甲图中的DI、KH、CG中对应的某一经线上该日各纬度的日出时间,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__________,纬度是__________。除180°经线外,另一条日期分界线为__________经线。(6分)

(2)图甲中的点与图乙中的A点此时恰好对应的是_______点,CF为________(晨、昏)线。(4分)

(3)此时,赤道上东半球白天范围比黑夜__________,这一天全球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运动速度较__________(快、慢)。(2分)

(5)该天J点的昼长约是__________小时。(2分)

试题详情

15.图示时间内南京地区正午旗杆影长变化正确的是(  )

选择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试题详情

14.若黄赤交角增大到2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乙日期,①的昼长可能增大

B.在甲日期,③的昼长可能增大

C.在乙日期,②的昼夜更替周期可能增大

D.在甲日期,①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可能增大

试题详情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表示3月21日前后

B.乙表示6月22日前后

C.三地纬度可依次为40°N、66°N、30°N

D.①地较②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幅度小

试题详情

(09福建省质检地理卷)假设海洋中有甲、乙两个小岛,一年中,有时甲岛上居民先看到日出,有时乙岛上居民先看到日出,有时同时看到日出。一年中甲岛上居民先看到日出的时间仅持续一个月,读右图完成10-12题。

10.甲岛上居民先看到日出的日期大约是(   )

  A.3月21日-4月20日   B.12月7日-1月7日

C.6月7日-7月7日    D.8月23日-9月22日

11.影响不同地区日出时刻差异的因素不包括(   )

  A.经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太阳直射点        D.地形海拔

12.关于甲、乙两岛正午太阳高度年较差(某地一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AH)的比较,正确的是(   )

  A.△H>△H       B.△H>△H

C.△H=△H        D.无法判断

(09南京二模地理)读图,图中①②③表示北半球不同纬度三地白昼长度随时间变化。完成下列13-15题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