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34395  234403  234409  234413  234419  234421  234425  234431  234433  234439  234445  234449  234451  234455  234461  234463  234469  234473  234475  234479  234481  234485  234487  234489  234490  234491  234493  234494  234495  234497  234499  234503  234505  234509  234511  234515  234521  234523  234529  234533  234535  234539  234545  234551  234553  234559  234563  234565  234571  234575  234581  234589  447348 

图5为“某地区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下列关于甲、乙、丁三地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丁地比甲地气温日较差大           B.甲地比丁地太阳辐射强

  C.甲地比丁地气温高是由于其海拔低       D.乙地比甲地降水多是受海洋的影响

13.在丁地可采取东水西调的措施保证农业生产高产和稳产,若实施调水,则乙丙两地之间最

合理的工程是(  )

  A.利用地势,开渠自流    B.逐级抽水    C.架设“水桥”   D.开凿输水管道

试题详情

读图4,完成9-11题。

9.E为纳米布沙漠,它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100千米,该沙漠最宽处达160千米,而最狭处只有10千米,其沿海岸线延伸的原因是(  )

A.地形影响          B.降水影响

C.大气环流影响         D.洋流影响

10.F自然带在此处分布的最高纬度低于35°,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海陆分布   B.降水条件   C.地形    D.洋流

11.M地为世界重要的渔场,其成因是(  )

  A.温带海区      B.暖寒流交汇      C.上升流的影响     D.河流的流入

试题详情

读图3 “世界某地区图”,回答7-8题。

7.图示海峡(  )

A.沟通了地中海与大西洋    B.沟通了大西洋与太平洋

C.沟通了红海与印度洋     D.沟通了太平洋与印度洋

8.下列关于图中A河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季有结冰现象   B.含沙量大,水能丰富   C.有冬汛    D.夏季水量大,水位高

试题详情

图2所示为“23°26′S的海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4-6题。

4.图示区域穿越了全球六大板块中的(  )

A.两大板块       B.三大板块       C.四大板块     D.五大板块

5.甲、乙两处的气候类型均为(  )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6.一架飞机从丙地飞往甲地,取最短航线应(  )

A.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B.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C.先向东南,后向东北   D.先向西南,后向西北

试题详情

图1为世界四个国家局部地区简图,读图并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1-3题。

1.最近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上涨,四国为了保证石油的长期稳定供应,你认为可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

A.a所在国大量动用石油战略储备        B.b所在国可从其东面邻国大量进口石油

C.c所在国利用其极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替代石油

D.d所在国利用甘蔗做原料大量生产乙醇替代汽油

2.某跨国服装公司欲建立新的海外加工基地,甲、乙、丙、丁四国中较为合适的是(  )

A.甲、乙     B.丙、丁     C.乙、丙     D.甲、丁

3.根据目前世界钢铁市场形势,c、d所在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应该(  )

A.从国外引进技术、资金、人才提高产量   B.从国外大量进口煤炭、铁矿石提高质量

C.分散布局、从而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D.缩小规模、从而适应世界市场形势需求

试题详情

33.读“52°S附近某地区的地理事物等值线图”,回答相关问题。

(1)比较该区域东西两侧降水差异并分析原因。(4分)

(2)简析该区域气温分布规律及原因。(4分) (3)根据图中资料比较A、B两点气温并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4分)

试题详情

32.读《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和《我国部分地区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8分)

   

A
 

(1)读左图说明我国雨涝区的分布规律,并从地形与降水的特点分析原因。(3分)

(2)右图中C地区为湿润地区,是否是干旱频发区?试从地形地势方面解释其原因。(5分)

试题详情

3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图中A地区农耕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有“塞外江南”的美称。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该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如果土地利用不当引起的主要后果是                      。(4分)

(2)2002年3月20日至22日北京遭受近几十年来最强、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沙尘暴天气。北京地区的“沙尘”主要来自我国内蒙古中西部和河北西北部。分析我国北方沙尘暴形成的主要原因。(8分)

(3)据测算,黄河在B处径流量比C处减少30%左右,自然原因是什么?(4分)

(4)黄河上游CB河段水量减少给下游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许多不利影响。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谈谈合理利用黄河水的措施。(4分)

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试题详情

图中EF线是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的晨昏线,箭头为地球自转方向,①点是东半球与西半球的分界线,②点位于东半球,①点与②、③两点的最短距离是3330km。据此回答29-30题:

29.图示时刻北京时间是(    )

A. 3:20           B.8:40

C. 15:20           D. 20:40

30.图中④点的昼长约为(    )

A.8小时           B.10小时

C.14小时          D.16小时

试题详情

图中纵轴表示太阳高度,AB为晨线或昏线,ANB为经线圈一部分,其中,N为北极点,经线NA为64ºW。据图回答27-28题。

27.此时,直射点的坐标是:

A.20ºS、64ºW     B.20ºN、116ºE 

C.20ºN、64ºW     D.20ºS、116ºE

28.比较ANB与晨昏线AB的长度,正确的是:

A.ANB的长度大于AB的长度 

B.ANB的长度小于AB的长度

C.两者长度大约都为2万千米 

D.两者长度大约都为4万千米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