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图中(图一)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差为30度,A、B为晨昏线上的两点,太阳直射在西半球。据此完成1-3题。
1.此时,B点的地方时是
A.4时 B.8时
C.16时 D.20时
2.此时,B点位于
A.晨线,昼长16小时 B.昏线,昼长16小时
C.昏线,夜长16小时 D.晨线,夜长16小时
3.该日,下列地点最先见到日出的是
A.成都 B.昆明 C.新加坡 D.新西兰
45.下面甲图为某区域近地面等压面分布图,a点和b点的纬度相同。乙图为某天气系统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此时该地区正处 季(填冬或夏),判断的理由是 。(2分)
(2)在甲图中用箭头画出空气运动的情况。(1分)
(3)乙图所示的天气系统分布在 半球(填南或北),在甲图的陆地和海洋这两个区域中,能形成乙图所示天气系统的是 (填陆地或海洋),另外一个区域不能形成这种天气系统的原因是 。(4分)
(4)乙图各点中,最有可能正在经历暴雨天气的是 ,在接下来的一段较短的时间内,D点的天气将如何变化?(3分)
44.读世界某地的等高线分布图,三角形代表山峰。回答下列问题。(9分)
(1)C与图中较远处山峰的直线距离约为 千米。从A到B的地势变化是 。(2分)
(2)当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时,C地气候特征是
,其成因是
,这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 。(3分)
(3)A位于B的 方向,A处的比例尺比B处的比例尺 。(填大或小)(2分)
(4)若该图中有晨昏线,且晨昏线与AB线平行,此时D的地方时为17:08。则此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2分)
A.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B.亚欧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北凸出
C.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 D.今天与昨天范围之比为13:11
43. 资料一、二、三是昆明和贵阳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2分)
[资料一]四季分配示意图 [资料二]气温年较差、日较差比较表
[资料三]降水量、降水日数及相对湿度比较表
(1)根据资料一,概括昆明、贵阳四季分配的特点。(2分)
(2)根据资料二,比较昆明和贵阳气温年较差、日较差的不同点。(2分)
(3)资料二显示,在1月和4月,昆明和贵阳的气温日较差之间的差异明显比其它月份的大,请根据气温日较差与降水量的关系,结合资料三分析上述现象的原因。(3分)
(4)昆明和贵阳的气候分别具有“四季如春”和“冬无三日晴”的特点。上述气候特点与哪种天气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分析上述气候特点的成因。(5分)
41.下图中有0℃等温线和一条重要铁路,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7分)
(1)该图所示为北半球 季,请说明判断的理由。(3分)
(2)A地与B地纬度相差约30度,但A、B两地的气温却相同(都在0℃等温线上),请分析其主要原因。(2分)
(3)分析图中阴影地区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4分)
(4)图中铁路线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 和鹿特丹,沿线自西向东经过的自然带有 、 、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_____________为基础的。(4分)
(5)C国著名的经济作物有 、茶叶。影响该国农业发展最主要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若黄赤交角变成0°,则A、B、C、D四处中,气候将明显改变的是 处。(2分)
40. 右图中甲河的主要补给形式及出现最大汛期的季节分别是
A.冰雪融水、冬季
B.大气降水、夏季
C.地下水、春季
D.大气降水、冬季
右图为两个区域的示意图,据此回答38-39题。
38.关于甲、乙两地沿岸的洋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洋流的性质相同
B.两地洋流的流向相同
C.甲地沿岸是本格拉寒流
D.乙地沿岸的洋流属于风海流
39.甲、乙两地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相同,而且该气候类型在两地的分布面积均较小,其原因主要是
A.两地大气环流均较弱
B.甲地受海陆分布影响,乙地受地形影响
C.两地均是高原为主的地形
D.甲地受寒流影响,乙地受季风影响
读杭州(30°N)某地某座山峰的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甲乙为两处风景点,沿虚线L1坡度为30°,沿虚线L2坡度为45°。据此回答36-37题。
36.不考虑天气因素,乙地在元旦这天
A.白天都无日照 B.正午无日照
C.上午无日照 D.白天都有日照
37.在甲乙两个风景点中,夏天游客多选择乙地看日出,对此解释不合理的是
A.乙地位于甲地的西北,日出更早
B.乙地海拔更高的,视野更开阔
C.甲地海拔低,凌晨冷空气易集聚,多雾
D.夏天日出在东北方,乙地观日出不易受山体遮挡
读我国华南地区某河流下游剖面图,据此回答34-35题。
34.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河水位与地下水位关系的是
35.当该河流处于最低水位时,其河口地区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A.水土流失 B.滑坡 C.凌汛 D.咸潮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