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34466  234474  234480  234484  234490  234492  234496  234502  234504  234510  234516  234520  234522  234526  234532  234534  234540  234544  234546  234550  234552  234556  234558  234560  234561  234562  234564  234565  234566  234568  234570  234574  234576  234580  234582  234586  234592  234594  234600  234604  234606  234610  234616  234622  234624  234630  234634  234636  234642  234646  234652  234660  447348 

1.有关经纬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任何地方,纬度差1 °的经线长都相等

②经度差1 °的纬线长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③0 °纬线的长度是0 °经线的两倍

④任何纬线圈都长于任何经线圈

⑤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所有纬线长度都不相等。

A. ①③④   B. ①④⑤  C. ①③⑤  D. ④⑤

试题详情

30.读地球日照图(阴影表示黑夜),回答问题。(12分)

(1)此时北京时间为        ;太阳直射的经度

    。(2分)

(2)此时地球公转线速度较    (快或慢);地球表面自转角速度分布规律为              。(2分)

(3)此日,北半球昼夜长短分布规律    。(2分)

(4)此季节,造成北京地区雨雪天气的天气系统是     

(填字母)。该天气系统过境后,天气状况的特点是       。(4分)

(5)此季节南京附近长江的水位是一年中较    (高或低)的时期;主要原因是:

                  。(2分)

三明一中2009-2010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试题详情

29.图14是我国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此时,A城镇风向是   。A与D相比,晴天概率大的是   ,原因是   。(3分) 

(2)四个城镇中,最容易遭受突发地质灾害的是    ,原因是     。(2分)

(3)四个城镇中,规模最大的应该是   ,原因是       。(4分)

(4)该地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研究课题,即“山区农业资源合理利用调查研究””和“本地形成堰塞湖可能性的研究”。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获得以下信息: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的坡度多在22°以上,已有大片开垦为耕地;在E、F两地附近有多处崩塌滑坡。崩塌滑坡容易导致峡谷堵塞形成堰塞湖。如果你是课题组成员,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①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适宜发展     ,建议    。(2分) 

②在E、F两地中,    地附近较容易形成堰塞湖,建议应用地理信息技术中的   技术密切监视崩塌滑坡的动态。(2分)

试题详情

27.“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9分)

 

(1).据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甲、乙、丙三地的月份与日期是___________.

(2).比较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___________地。

(3).一年中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是____。(单项选择)

  A.甲地最大   B.乙地最大   C.丙地最大   D.三地相同

(4).甲、乙、丙三地至少需要再过__小时才能全部进入新的一天,届时甲地的地方时是___日__点。

(5).丙地所属气候类型是_____,该地在图示季节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

解析:通过读图,按照地球自转方向可知极点为北极点;再次,北极圈内出现了极昼现象。此时的节气是冬至;第三,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于180度经线,此时的太阳直射点在180度经线上,进而计算出0度经线是0时。

试题详情

26.读右图,完成下列各题(6分)

(1)如果此刻“北京时间”为九点整,那么图中A地经度   为    

(2)若某地的地方时为11点40分,且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

66°34′那么该地的地理坐标可能是          

(3)在昼夜平分的纬线上属东半球范围的那一段中,且为昼半球的部分所跨经度为

A.小于90°   B.大于90°   C.等于90°   D.180°

试题详情

下图是不同地点6月22日的日出时刻与日照时数之间的关系。读图,回答23~25题。

23.下列地点位于南半球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4.造成①地日照时数少于②地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因素          B.大气环流       

     C.地面起伏          D.天气状况

25.6月22日①②两地同时日出。9月23日当①地日落时,②地的地方时为      (   )

  A.15:0     B.16:30   

C.19:30     D.2l:00

试题详情

22.甲区域气候一年分干、湿两季,据图判断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势      C.大气环流    D.洋流

试题详情

  图2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2,完成19-21题。

19. N地风向为w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

20. M、N、P、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

   A. M地                  B. N地

   C. P地                  D. Q地

21. 当M地月平均气压为全年最高的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 巴西高原处于干季            B.尼罗河进入丰水期

   C. 美国大平原麦收正忙          D.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燥

读某区域部分地理信息图,回答第22题.

试题详情

读下图,完成17-18题。

17.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温带海洋气候 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B. ②热带草原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

C.①温带季风气候③亚热带季风气候   D. ③地中海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 

18.四季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仅分布的北半球     B. ②主要分布的赤道附近

C.③主要分布在纬度-的大陆西岸

D. ④主要分布在纬度-的大陆东岸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