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6.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 )
A.用材林.经济林.果园.农田 B.农田.柑桔园.毛竹.用材林
C.农田.毛竹.果园.落叶松 D.果园.毛竹.农田.马尾松
“红三角”经济圈包括江西赣州.广东韶关.湖南郴州的8万平方千米土地。由于三市都属于红色砂砾岩山区,同时也是革命老区,故被称为“红三角”地区。“红三角”地区以广州南沙为平台,牵线“珠三角”,共建华南经济圈规划,形成良好的资源互补。读右图,回答23-25题。
23.图中①②两条铁路线分别是( )
A.京广线.京沪线 B.京九线.京沪线
C.京广线.京九线 D.焦柳线.宝成线
24.“红三角”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
素是( )
A.热量.光照 B.光照.水 C.水.地形 D.地形.土壤
25.“珠三角”可以为“红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 )
A.大量廉价劳动力 B.充足的农林产品 C.丰富的矿产资源 D.资金和技术支持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的示意图,据图完成26一28题。
22.下列有关黄淮海平原发展农业三大障碍的成因中,叙述正确的是
①春早,多风沙,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产生早涝灾害
②地形起伏和缓,降水集中,一年四季洼地积水,内涝严重
③人类采取大水漫灌,只灌不排的做法,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盐碱地面积扩大
④黄淮海平原人口稠密,历史悠久,但主要农产品产量较低,农民人均收入较少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002年7月4日,我国首次利用黄河上人工水库拦蓄的水形成人造洪水,对黄河下游“地上悬河”进行冲沙减淤试验。据此回答20-21题。
20.此次试验所用的水主要来自( )
A.三门峡水库 B.小浪底水库 C.刘家峡水库 D.丹江口水库
21.关于利用人造洪水冲沙减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种措施是治黄之本 B.人造洪水能冲沙减淤是因为提高了水流速度
C.人造洪水能冲沙减淤是因为抬高了水位 D.人造洪水能减少水土流失
移民问题是三峡工程建设中具有艰巨性.复杂性的问题,备受公共关注。回答18-19题
18.三峡百万移民安置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 )
A.库区生态脆弱,环境容量不足 B.当地的风俗习惯和乡土观念
C.该地区教育科技落后 D.该地区经济落后,交通不便
19.三峡库区移民的安置应立足于( )
A.扩大耕地面积 B.鼓励移民远迁 C.调整农业结构 D.发展非农产业
读右图,完成15-17题:
15.图中铁路干线的名称是( )
A.兰新线 B.兰青线
C.包兰线 D.京包线
16.与该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成因无关的是( )
A.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17.图中沙障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宁夏平原的农田 B.保护铁路畅通无阻
C.调节气候 D.减少水土流失
读我国西北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12-14题:
12.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较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13.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有( )
A.沙尘暴频度减少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C.土壤盐碱度升高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14.荒漠化的治理既是科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因此治沙战略应 ( )
A.以工程措施为核心 B.以消除贫困为核心
C.以生物工程为核心 D.以跨流域调水为核心
水土流失是土壤侵蚀的主要形式,现在我国的水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回答9-11题。
9.在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中,以下做法属于农业技术措施的是( )
A.修建基本农田 B.打坝建水库 C.深耕改土 D.平整土地
10.黄土高原和南方丘陵山区相比( )
A.两地区人地矛盾尖锐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
B.中小河流众多而密度大,形成许多小流域
C.水土流失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大,间接经济损失小
D.进行人口外迁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
11.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在秦汉以前就已千沟万壑
B.人为因素是形成本地区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C.黄土土质疏松,有自立性,是形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D.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重在对自然条件的改造
8.黄河在开封市附近河段的补给来源除上游来水外,还有( )
A.地下水 B.支流汇水 C.降水 D.湖泊水
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回答6-7题。
6.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
A.为商业网点选址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7.对1985年与2005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 )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