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34552  234560  234566  234570  234576  234578  234582  234588  234590  234596  234602  234606  234608  234612  234618  234620  234626  234630  234632  234636  234638  234642  234644  234646  234647  234648  234650  234651  234652  234654  234656  234660  234662  234666  234668  234672  234678  234680  234686  234690  234692  234696  234702  234708  234710  234716  234720  234722  234728  234732  234738  234746  447348 

18、我国一些地区要“退耕还牧”、“退耕还林”或“退耕还沼”,其原因是………………(   )

A、种粮食价格太低,效益不如种草、种树或还沼养鱼

B、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需要更多的林产品、畜产品和水产品

C、生活水平提高了,要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休闲、旅游场所,而农业我国来讲已不重要

D、这些地方生态失去平衡,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严重,必须用种草、种树、恢复湿地的方法加以改善

试题详情

17、关于长江三峡工程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在于大江截流和大坝工程的质量

B、三峡移民得到政府的重视和全国支援,因此难度不大

C、三峡移民采取就近后靠安置和外迁安置相结合的办法

D、开发性移民主要是组织移民外迁安置,以减轻库区移民工作的压力

试题详情

16、从“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角度考虑,在我国下列几组地区中,前者应整治土地、提高单产,后者应退耕还牧、维护生态平衡的一组是…………………………………(   )

A、塔里木盆地和云贵高原      B、黄淮海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

C、长江三角洲和黄土高原      D、江南丘陵和太湖平原

试题详情

读某地绿洲变迁图,回答14-15题。

14、下列关于图中河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河由西南流向东北

B、有断流现象

C、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含量较多

D、水源主要以降水补给为主

15、下列有关该地绿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先绿洲被废弃可能与上游过度利用水资源有关

B、原先绿洲的废弃可以与樵采破坏了绿洲周围的固定沙丘有关

C、原先绿洲废弃后,人们可能向河流的中下游水量丰富的地区迁移

D、如果该绿洲位于我国的话,则在绿洲上主要种植暖温带和中温带作物

试题详情

13、关于黄土高原地区人地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人类在此垦殖历史很早,因此基本上没有宜农荒地可垦

B、黄土高原是人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方,因此人地矛盾最尖锐

C、黄土高原的人地矛盾是人口数量多导致的,与人口素质没有关系

D、经过多年努力,本地区已经脱贫致富,人地矛盾也已从根本上得到缓和、解决

试题详情

12、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在发展经济、进行国土整治工作中,应该注意解决的问题是…………………………………………………………………………………… (   )

①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②合理进行排灌,防止土壤的盐碱化  ③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兴修水利克服旱涝灾害  ④改良盐碱地、涝洼地、沙荒地,使黄土地变成黑土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试题详情

11、关于我国东部经济地带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形、气候条件适宜,集中了我国全部的九大商品粮、五大商品棉基地

B、东部交通便利,拥有全部海岸线和大部分陆上边界线,对外联系方便,经济国际化程度高

C、东部是我国城市化水平和科技水平最高的地带

D、东部发展工业的能源、资源条件较好,人口的素质高,经济实力强,是我国主要的工业分布区

试题详情

10、关于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大自然区指的是东部地带、中部地带、西部地带这三个地区

B、三大自然区体现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C、东部季风区指的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东的地区

D、西北干旱、半干旱和青藏寒区的河流均属内流河

试题详情

2005年7月18日至20日“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展览暨台湾农产品展销会”在上海览中心举行。台湾是中国的“宝岛”,海峡两岸同胞的交往,有其地理和历史渊源。读图回答7-9题。

7、按成因分,该岛属于………………………………………………………………(   )

A、火山岛    B、珊瑚岛   C、冲积岛   D、大陆岛

8、海边晒盐是人类传统的海洋开发活动。若要在该岛上建立

一个大型盐场,其最理想的场址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该岛水果非常丰富,下列有关水果“分布主导因素--销

售主导因素”的正确组合是………………………… (   )

A、气温、降水、城市--技术、资金

B、光照、地形、水源--冷藏设备、劳动力

C、降水、地形、热量--市场、交通运输

D、气温、土壤、城市--交通运输、信息

试题详情

读下图,完成5-6题。

5、中山站距图中最高点的直线距离约是………………………………………………(   )

  A、500千米          B、1100千米    

C、1300千米         D、1500千米

6、科考队员由第二宿营点出发到格罗

夫山考察,其前进的方向是…(   )

  A、先向西北,再向西南,最后向西北    B、先向东北,再向东南,最后向东北

C、先向东南,再向东北,最后向东南    D、先向西南,再向东北,最后向西南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