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34673  234681  234687  234691  234697  234699  234703  234709  234711  234717  234723  234727  234729  234733  234739  234741  234747  234751  234753  234757  234759  234763  234765  234767  234768  234769  234771  234772  234773  234775  234777  234781  234783  234787  234789  234793  234799  234801  234807  234811  234813  234817  234823  234829  234831  234837  234841  234843  234849  234853  234859  234867  447348 

法国物理学家傅科于1851年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安放一个很大的钟摆装置,底部摆锤是铁球,在铁球下方镶嵌一枚尖针,摆的下方安置一个沙盘。实验发现,运动的摆尖会在沙盘上划出一道道的痕迹,说明了摆锤的摆动方向相对于地面在不断发生变化,傅科摆由此得名。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回答6-8题。

6.  傅科摆相对于地面的摆动方向

A. 在北半球呈顺时针变化         B. 在北半球是自西向东变化

C. 在南半球呈顺时针变化         D. 在南半球是自西向东变化

7.  在以下地点,实验效果最明显的是

A. 赤道地区    B. 北半球低纬地区   C. 北半球高纬地区   D. 南半球中纬地区

8.  若在北极点上做该实验,则傅科摆摆动方向(相对于地面)的变化周期是

A. 约1小时     B. 约12小时      C. 约24小时     D. 约365天

试题详情

5.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AB与当地子午线重合 

B.OC的长度在一年中是不变的

C.该地的地理坐标是45ºN,112.5ºE  

D.A在B的正东方向

试题详情

下图是北半球局部日照图,AB为晨昏线,纬线BC弧度为90o。图示区域恰好全部为8日。读图回答3-4题。

3.此时,国际标准时间是

A.8日18时  B.7日6时 C.7日18时 D.8日6时

4.此日,惠民县居民观测到日出、日落时日影倒向观测者的

A.正西方,正东方  B.西北方,东北方   C.东南方,西南方   D.西南方,东南方

如下图,在北半球某一学校操场上固定一画有大圆的白纸,于圆心处直立一日影竿,通过观测一天中日影变化,在不同时刻观测到有两次影子的顶端与圆圈重合,即图中A、B两点。连接AB,并对O作AB的垂线于C。观测当天是9月23日,图8中A、B两点的北京时间分别为11:20和

13:40, OC与日影竿长度相等。据以上资料完成第5题。

试题详情

下图中P线是晨(昏)线上的一段,a、b、c为P线上的三点。读图回答1-2题。

1.若a地的地方时为5时30分,则P线名称及a地位置分别是

A.晨线、北半球          B.晨线:南半球

C.昏线、北半球         D.昏线、南半球

2.若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则

A.昼长:a>b>c         B.昼长:a<b<c

C.昼长变化:a>b>c       D.昼长变化:a<b<c

试题详情

34.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共10分)

(1)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名称:

④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

(2)⑤、⑦两地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__米,若两地图上水平距离为2.3厘米,其实际水平距离是____________千米。

(3)如果把改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_______________(用数字式表示)。

(4)小河流向_________方。计划把水从A水库调到C处,有AC和BC两条路线,选择哪一条比较合理?应选    路线,为什么?

理由:

(5)如果在山坡上整修梯田,选在甲处好还是乙处好?__________。为什么? 

试题详情

33、读北半球某地区天气示意图,回答:(共9分)

(1)、影响甲处的天气系统是       ,在该系统的控制下,甲处的天气特点是      

(2)、图中①处的风向为      ,①处与⑤处相比,风力较大的是   处。

(3)、过若干小时,②将受        (天气系统)影响,若此天气系统出现在我国的冬季,受其影响的地区可能出现   (填字母)等天气现象。

A、天气晴朗  B、大风   C、气温下降   D、气温升高

(4)、图中属于暖气团控制的地点是①、②、③、④中的    点。

(5)、图中②、③、④处可能出现降水天气的是    点。

(6)、当台风中心位于厦门的东部时,厦门吹      风。

试题详情

32、读下图,回答:(共11分)

             

(1)由图可知甲为       气候,其特点是        ,主要分布地区为                  

(2)乙图为        气候,多雨季节多雨的原因是           

(3)丙为        气候,成因是          ,其分布规律是           ,主要分布地区为            

(4)读丁图回答:

①该地有可能位于( )

 A.美国东南部 B.澳大利亚东南部 C.我国南方地区 D.地中海沿岸

②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

A.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B.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C.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暖短促     D.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之分

试题详情

3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

     

(1)图中山地的类型是     山,它的形成与      作用(内力、外力)有关。从岩石的形态上看,A处是     ,B处是     。若B处成山,试解释其成因                            

(2)A、B两处中有一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它是      处。

(3)甲、乙两处的山地都在      (流水、风力)的     (侵蚀、沉积)作用下形成的。

(4)任意采伐A处山区的森林将会导致附近河流的泥沙含量    ,水旱灾害增加,甚至可能造成          等地质灾害。

试题详情

30、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的叙述,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全球各地的气温持续上升   B.我国各地的降水量普遍增多

C.全球各地的河湖水位上升   D.我国西部山地冰雪总量减少

高三地理试题

试题详情

29、根据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A.受丙气压带影响,撒哈拉沙漠炎热少雨

B.受乙风带影响,西欧地区全年温和湿润

C.受甲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

D.受丙气压带和乙风带交替控制,新西兰形成地中海气候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