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34847  234855  234861  234865  234871  234873  234877  234883  234885  234891  234897  234901  234903  234907  234913  234915  234921  234925  234927  234931  234933  234937  234939  234941  234942  234943  234945  234946  234947  234949  234951  234955  234957  234961  234963  234967  234973  234975  234981  234985  234987  234991  234997  235003  235005  235011  235015  235017  235023  235027  235033  235041  447348 

15.以“背靠大西南,服务大西南”为发展战略的省区是()

A.广东 B.云南 C.贵州 D.广西

解析 大西南包括川、滇、黔、渝和藏三省一区一市,它对外联系最近便的出海门户就是广西。

答案 D

试题详情

读下图,回答12-14题。

12.开垦P平原首先应该()

A.引入灌溉水源  B.增加土壤肥力

C.平整土地    D.排水

解析 根据图中经纬度分析,该地区应为三江平原。该地区的沼泽分布较广,要开垦为耕地,应先排水。

答案 D

13.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热量条件 B.土壤条件

C.降水条件 D.光照条件

解析 据上题正确结论所知,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北部,热量低成为该地发展粮食生产的不利条件,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答案 A

14.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A.天然林 B.水源林

C.湿地 D.草场

解析 湿地号称“地球之肾”,人类目前已经认识到了湿地对地理环境的重要意义。我国是国际湿地保护公约的缔约国,保护三江平原湿地是我国政府承担的国际义务和责任。

答案 C

试题详情

11.其沿海港口为西南地区对外联系最近便的出海门户的省区是()

A.川 B.滇

C.藏 D.桂

解析 西南地区出海的最近通道是到广西沿海。

答案 D

试题详情

10.西南地区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落后的突出原因是()

A.地形、地质复杂

B.经济基础薄弱

C.交通不畅

D.政策失误

解析 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地表崎岖,尽管资源丰富,但由于交通条件差,本区的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

答案 C

试题详情

9.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土壤有机质含量高②平原地区耕作层厚度大③三江平原西部是黑钙土的主要分布区④地势平原,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松嫩平原的中西部是黑钙土的主要分布区。

答案 B

试题详情

8.可导致黑土肥力下降的原因有()

①农作物生长②黑土被冲刷③使用化肥④不合理排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农作物生长需要从土壤中吸取养分,也可引起黑土肥力下降。黑土冲刷会导致表土流失严重,黑土层逐渐变薄,从而使土壤肥力下降。不合理排灌会引发土壤盐碱化等问题,也会使土壤肥力下降。使用化肥能在短时期内提高土壤的肥力。

答案 D

试题详情

7.下列关于东北沼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沼泽是蓄水池,也是水源地,可开发形成大面积湖泊,发展水产养殖

B.沼泽土壤肥力极高,应加以改良,扩大耕地面积

C.沼泽湿地动植物资源丰富,应大力开发利用这些动植物资源

D.应保护东北沼泽地,维持生态平衡,发挥其生态效益

解析 沼泽是东北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蓄水池,也是水源地,对调节气候、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都起着重要作用。对沼泽的过度开发利用会破坏陆地生态系统,造成诸多环境问题。因此,对沼泽地的开发应全面规划、合理建设、有效保护。

答案 D

试题详情

6.关于黑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黑土的有机质丰富,但仍需培肥

B.黑土的肥力很高,不需培肥

C.土壤的冲刷不会导致黑土肥力下降

D.辽河平原是我国最大的黑土分布区

解析 我国的黑土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有机质丰富,它的肥力主要来自茂盛草甸植物的长年腐化积累。开垦为耕地后,自然平衡受到破坏,引起土壤冲刷,导致黑土肥力下降。为了保证农作物稳产、高产,黑土利用过程中要注意培肥,秸秆还田是最有效的办法。

答案 A

试题详情

20世纪60-70年代,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垦荒造田,使这块沉睡的荒芜之地变成世界闻名的“北大仓”,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据此回答1-5题。

1.北大荒是指()

A.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B.辽河平原、河西走廊

C.整个东北平原     D.仅指辽河平原

解析 北大荒指过去人烟稀少的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

答案 A

2..北大荒发展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水源不足 B.地形崎岖

C.热量不足 D.土壤贫瘠

解析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答案 C

3.“北大仓”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小麦种植业

解析 北大仓主要以粮食生产为主,是全国的重要商品粮基地,所以属于商品谷物农业。

答案 C

4.“北大仓”的耕作方式应为()

A.精耕细作,小农机具作业

B.国营农场,大型机械化作业

C.小农经营

D.粗放经营

解析 “北大仓”地广人稀,农具大型化、联合化,单产较高,已在向集约化方向发展,耕作方式属国营农场。故选B。

答案 B

5.“北大仓”的发展方向应是()

A.退耕还林 B.退耕还草

C.大力发展工业 D.农业现代化

解析 今后的方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为国家提供更多的商品粮。

答案 D

试题详情

32.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读田那西河流域示意图,回答问题:

(1)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的支流,它发源于_____________山脉的西侧,该河流的大致流向为________________。

(2)田纳西河水主要靠___________补给,依据诺克斯维尔市的气候资料分析田纳西河水量随季节变化特点及原因?

(3)田纳西河流域是美国的___________带(农业带),从农业发展角度看,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条件对农业发展有什么不利影响?

(4)田纳西河流域发展水运有那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5)田纳西河流域19世纪人口激增,进行掠夺式开发,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等。1933年,美国开始对田纳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与治理,将河流的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先后在田纳西河的干、支流上修建了71座大小水坝。结合田纳西河流的自然特征,分析修建大坝有何作用?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