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卡西尼”号飞船于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2004年7月1日零时12分按计划顺利进入土星轨道,成为首个绕该行星飞行的人造飞船。回答5-6题。
5.离土星最近的行星是 ( )
A.天王星 B.金星 C.木星 D.海王星
6.关于这一天纽约昼夜长短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昼渐短,夜渐长,昼长于夜 B.昼渐短,夜渐长,昼短于夜
C.昼渐长,夜渐短,昼短于夜 D.昼渐长,夜渐短,昼长于夜
下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图中粗线为等太阳高度线。回答1-4题。
1.此时北京时间为 ( )
A.7时 B.15时 C.17时 D.21时
2.若①②两点经度相同,②③两点纬度相同,则此刻的太阳高度 ( )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
3.此时 ( )
A.PM为昏线,PN为晨线 B.新一天的范围约占1/8
C.新一天的范围约占7/8 D.全球昼夜平分
4.此时Q点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图是 ( )
23.选择下列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空格内。
A.破坏生态平衡 B.土地退化
C.人均耕地减少 D.植被破坏
E.农业单产不稳不高 F.毁林开荒
G.自然灾害频繁 H.燃料需求增加
人口增长和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图
解析 尖锐的人地矛盾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之一。
答案 自上而下,自左至右依次是:C、H、D、B、G、E、F、A(说明:H与C、A与F位置可互换)。
21读“某高原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是一幅________的景观图。这里地表形态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造成这种景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里的民居形式是__________,而图中的民居形式则是_______,只在_______高原上常常能见到,故此图的_______与_________是不一致的。
(3)图中所示高原位于我国______________(大自然区)的___________(经济地带),所处的温度带主要是__________,跨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干湿区。
解析该题考查黄土高原的传统自然景观、文化景观以及自然环境特征等方面的知识及其联系。题干中已明确告诉是某高原的景观图,结合图中高原景观的特点--沟壑纵横,可判断为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形式是窑洞,而该图却画了适合于游牧的蒙古包。
答案(1)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
(2)窑洞蒙古包内蒙古自然景观民居
(3)东部季风区中部和西部地带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
22.简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并简要分析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
解析 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要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
答案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可总体上分为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大类。
自然原因主要表现在:地表疏松,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地面植被少,固沙能力差;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且降雨强度大。人为原因主要表现在:植被大量被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以及露天采矿等。
治理水土流失的基本措施是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治理与开发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是小流域的综合治理,重点是保持水土,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三者并用,有机结合,效益互补。
20.关于黄土高原小流域及其治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流域可看作是一个完整的地域单元
B.小流域可相当于黄土高原上一条河流的整个流域
C.小流域可治理,主要综合运用生物措施和生物技术措施
D.小流域不可治理,任其自然发展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方针及措施。
答案 18.B 19.D 20.A
第Ⅱ卷(综合题)
19.小流域林草植被的主要环境效益是()
A.防风固沙、滞洪蓄水
B.蓄水拦沙、保持水土
C.绿化美化、吸烟滞尘
D.保塬护坡、固沟保肥
18.南小河沟综合治理遵循的治理方针是()
A.贮水、改善、合理
B.保塬、护坡、固沟
C.蓄水、提高、充分
D.平整、营造、采用
陕西省安塞是一个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科学工作者对这一地区水土流失的研究发现,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占目前总水土流失量的9.6%,而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要占到90.4%。据此回答13-17题。
13.整个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A.史前以自然因素为主,现代以人为因素为主
B.史前及现代都以自然因素为主
C.史前及现代都以人为因素为主
D.史前以人为因素为主,现代以自然因素为主
1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貌类型区是()
A.黄土塬面区
B.黄土丘陵沟壑区
C.沟谷间地貌区
D.沟道小流域
15.黄土高原地区轮荒制度盛行的结果是()
①稳定和提高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②土地表土流失,土壤肥力衰竭③林草植被遭破坏,林草种源能再生④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黄土高原植被遭破坏的人为因素有()
①营造宫殿、建御花园②修筑梯田、开石动土③开荒弃荒、轮荒作业④开露天矿、建隔离护坝⑤保塬护坡、打坝建库⑥开挖原生地面、复垦采空矿区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②③ D.②④⑥
17.人类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是()
A.人类活动只能加速水土流失,不会引发水土流失
B.人类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但不能治理水土流失
C.人为因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人类也可以防治水土流失
D.人类只能减轻或者减缓水土流失,但不能根治水土流失
解析 第13题,人类社会之前,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就已存在,故只能是自然因素;人类历史时期的水土流失主要是由植被破坏、轮荒、开矿等人类活动造成的。第14题,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是水土流失的结果,故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最严重,这里沟谷密度、沟谷深度最大。第15题,轮荒、弃荒导致表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而且还造成林草植被的种源随水土流失而破坏。第16题,建隔离护坝、保塬护坡、打坝建库、复垦采空矿区等有利于水土保持和植被保护。第17题,现代水土流失主要是由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的,因此人类也可以根治水土流失。
答案 13.A 14.B 15.D 16.C 17.C
12.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
A.打坝建库、平整土地
B.保持水土、兴修水利
C.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
D.植树种草
解析 水土保持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治理与开发相结合,所以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都是围绕一个重点来安排,即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
答案 C
11.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生物措施的功能是()
A.充分利用光热资源
B.蓄水保土
C.改善生产条件
D.提高肥力
解析 绿色植物,尤其水土保持林的主要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答案 B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