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5.导致内蒙古高原草场载畜量东部远高于西部的因素主要有()
①年降水量②海拔③荒漠化程度④人口密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关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是其主要原因
B.过度放牧、开垦、樵采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C.实施跨流域调水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途径
D.建国以后,该地区的荒漠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解析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的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是由东向西年降水量逐渐减少造成的。人为原因是造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 3.A 4.B
3.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的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主要是由()
A.水分差异造成的
B.热量差异造成的
C.地形差异造成的
D.人类耕作方式不同造成的
2.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形成原因是()
①距海洋远②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作用④纬度位置偏高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解析 西北地区因为远离海洋,加上高大山地,特别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导致本区成为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
答案 D
1.我国西北地区包括的省(区)简称是()
A.陕、甘、宁、青、新
B.陕、甘、新全部,内蒙古西部
C.新、宁、内蒙古大部及甘肃北部
D.内蒙古、新、宁、青
解析 西北地区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大部。
答案 C
31.根据有关知识,填写下列图表。
(1)读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图,将各项的代号填在图中相应的空格内。
①平整土地②修基本农田③蓄水保土④发展多种经营⑤贮水拦沙⑥改善生产条件
(2)根据下表右栏的治理目的,写出左栏对应治理措施的代号。
①控制工业及生活废物排放 ②调整产业结构 ③修河筑堤,疏浚河道 ④建设分洪、蓄洪区⑤建设水利枢纽工程 ⑥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
治理措施 |
治理目的 |
|
开发水能、加强灌溉、调蓄水量 |
|
减少水土流失及河道泥沙淤积 |
|
调蓄洪水、减轻洪灾 |
|
便于航运和防洪 |
|
减轻生产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压力 |
|
减轻河水污染 |
解析 首先明确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分别包括哪些具体的做法,然后结合各项措施的主要环境功能完成各个小题。
答案 (1)先左后右,从上到下依次为①②⑤⑥③④
(2)从上到下依次为⑤⑥④③②①
高三地理同步检测七
荒漠化的防治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
30.(6分)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黄土高原表土的主要特点是,呈灰黄色或棕色,质地均一细腻,粉沙约占50%;结构疏松,多孔隙,有的大孔隙肉眼可见;无沉积层理,有垂直节理裂隙;富含碳酸钙(10%左右),遇水浸泡易产生湿陷,抗水冲、抗侵蚀性能弱。黄土高原的汛期暴雨是土壤侵蚀的主要外力。黄土高原的暴雨80%以上发生于汛期7、8月份。在丘陵沟壑地形,夏季暴雨会迅速汇集成猛烈的洪峰,冲走大量疏松的黄土,使沟谷明显地被洪水侵蚀下切和展宽。全年从黄土高原冲入黄河的泥沙,90%以上都来自汛期的几场暴雨。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有哪些?
(2)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有哪些?
解析 黄土高原的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冲刷侵蚀严重,地表植被缺乏,使强劲的径流携带泥沙滚滚而下,导致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应以保护营造植被为中心,通过生物和工程措施减弱径流强度使水不下山,土不离坡,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答案 (1)自然原因:①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②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③植被覆盖差。人为原因:①植被破坏严重;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③开采矿产资源的影响。
(2)①压缩农业用地,加强重点地区治理;②扩大林、草种植面积;③合理经营草场。
28.(12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下列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2)D地区的地表覆盖物是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堆积的结果。地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主要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D地区物质运动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_______,人为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弄清代号所表示的地区。结合图中注记西安、S(南),联系我国地势、地形分布状况,可推知B为秦岭,则A为汉江谷地,C为渭河平原,D为黄土高原。
答案 (1)汉江谷地秦岭渭河平原黄土高原
(2)黄土风力沟谷发育(或答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水土流失
(3)水土流失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开矿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