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下面针阔叶混交林在3个不同地点的山地上海拔高度分布表,回答39-40题。
39.①②两点比较,造成两地针阔叶混交林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光照 C.坡向 D.降水量
40.②③点比较,造成两地针阔叶混交林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降水量 C.光照 D.坡向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读我国东南地区某地形分布。回答36-38题。
36.山峰E与①地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A.170米 B.190米
C.270米 D.290米
37.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
A.土壤肥沃 B.水热充足 C.人均耕地较多D.自然灾害较少
38.为协调人地关系,该地广大农村宜大力推广( )
A.立体农业 B.专门化农业 C.鱼塘--台田农业 D.基塘农业
读某地7月的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34-35 题
34.A、B两地的地形可能是( )
A.同为盆地 B.A为山地、B为盆地
C.同为山地 D.A为盆地、B为山地
35.等温线在E、F两地向南凸出的原因是( )
A.E、F两地的海拔高于四周
B.E、F两地的海拔低于四周
C.E地的海拔高、F地的海拔低
D.E地的海拔高、F地受海洋的影响大
读下图,回答31-33题。
31.图示区域大部分所属省区的省会城市是( )
A.福州 B.广州
C.杭州 D.南昌
32.形成该地区地貌特征主要的外力是( )
A.流水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 D.风力作用
33.该地区最有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是( )
A.地震 B.泥石流
C.沙尘暴 D.暴雨、洪涝
读图回答28-30题。
28.如果造成甲地和乙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地势高低,则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度约为( )
A.666米 B.1000米
C.1334米 D.1668米
29.丙地受寒潮影响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较低 B.距冬季风源地远
C.受高原、山地的阻挡 D.受海洋暖湿气团控制
30.丙地与甲地相比,发展种植业最具优势的条件
是( )
A.光照充足 B.地势平坦 C.热量充足 D.水源丰富
读图,回答26-27题
26.关于右图区域内的自然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有储量丰富的有色金属
B.主要灾害性天气与亚洲高压的控制有关
C.草原广泛分布的地区
D.土质疏松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27.该区国土整治所面临的主要课题有 ( )
①水土流失 ②土地沙漠化 ③酸性土壤改良 ④盐碱地整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等温线分布图”,
读右图,完成23-25题。
23.图中所示反映了我国某地区的环境问题。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 B.不合理的灌溉
C.过度开采地下水 D.过度樵采和滥垦滥牧
24.该环境问题对该地区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
A.影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安全
B.影响京广铁路线等重要交通线路的安全
C.提高了河流的泄洪能力使得可利用的水资源减少
D.该地的降水增加形成涝灾
25.图中“神黄”铁路运输的物质中,运量较大的物资可能是( )
A.煤炭 B.机械产品 C.棉花 D.粮食
读华北平原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20-22题。
20.形成华北平原的主力是 ( )
A.黄河 B.永定河 C.滹沱河 C.淮河
21.黄河泥沙含量大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有关,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的基本前提是( )
A.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B.压缩农业用地,提高土地生产率
C.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 D.大力开展矿区的土地复垦工作
22.盐碱化是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的三大障碍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其土壤中的水盐运动具有夏季淋盐,冬季返盐的特征
B.目前,鱼塘-台田模式是治理盐碱化的最佳模式
C.选择适当覆盖物,可抑制水分蒸发返盐
D.采用大水漫灌措施,可降低土壤中的盐分
读图,回答18-19题:
18.下列各组地理事物中,在图示地区均有分布的是( )
A.祁连山、河西走廊、兰新铁路
B.秦岭、渭河平原、陇海铁路
C.天山、吐鲁番盆地、兰新铁路
D.唐古拉山、青藏高原、青藏铁路
19.M地区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课题是( )
A.水土流失的治理 B.荒漠化的治理
C.河流的综合整治 D.跨流域调水解决干旱问题
读我国西北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14-17题:
14.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 )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较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15.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有 ( )
A.沙尘暴频度减少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C.土壤盐碱度升高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16.荒漠化的治理既是科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因此治沙战略应 ( )
A.以工程措施为核心 B.以消除贫困为核心
C.以生物工程为核心 D.以跨流域调水为核心
17.防治荒漠化土地的措施主要有 ( )
①大量的人口外迁,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②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③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水能,解决农村用能问题
④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与封育固沙
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护田林网
⑥合理分配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④⑤⑥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