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3.若P地的纬度为70°N,Q地地方时为12时,则Q地此时的
太阳高度为 ( )
A.70° B. 66°34′ C.90° D.0°
读沿着10°E经线的一段地形剖面图,回答18-22题。
18.下列四地中多火山地震的一处是( )
A.A地 B.B地
C.C地 D.E地
19.关于该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
A.A山脉东坡受冰川侵蚀作用,多峡湾地貌
B.A山脉西坡降水多于东坡,冬季气温低于同纬度、同海拔的东坡
C.B海峡表层海水由于两侧密度差异,自东向西流
D.D山脉南坡雪线低于北坡
20.关于C地所在国家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国家北部、西部、东南部均临海,临海面积广阔,多优良港湾
B.该国家地势南高北低,地形以平原为主
C.该国家由西向东,降水逐渐增多,气温年较差逐渐减小
D.该国家河网密布,河流众多,但由于纬度偏高,河流均有漫长的结冰期
21.关于C地所在国家社会经济环境特征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国家经济十分发达,南部地区为其新兴工业区所在地
B.该国家人口稠密,人口分布不均衡
C.该国家农业十分发达,C平原是其种植业主要分布地区
D.该国家在丰富的铁矿资源基础上发展了著名的传统工业区,但近年来走向衰落
22.关于E地所在国家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国家领土破碎,海岸线曲折,受海洋影响大,形成了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B.该国家油气资源十分丰富,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输出国
C.该国家传统工业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北部地区
D.该国家气候宜人,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十分发达
图中的大圆表示晨昏圈,P点是某纬线圈与晨昏圈的切点,Q的
地理位置为(0,90
W)。读图,回答23-25题。
读世界三个岛屿图,回答14-17题。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三岛均位于欧洲 B.甲乙丙三岛均位于亚洲
C.甲丙两岛位于欧洲、乙岛位于亚洲 D.甲乙两岛位于亚洲、丙岛位于欧洲
15.关于甲乙丙三岛的地质环境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岛位于两大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多地震灾害
B.乙岛位于两大板块的生长边界附近,多地震灾害
C.丙岛位于两大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多地震灾害
D.三个岛屿均位于板块的交界处附近,均多地震灾害
16.关于三个岛屿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岛河流流量较小,有明显的冬汛
B.乙岛全年高温少雨,河流无明显的汛期
C.丙岛从成因来看,属于大陆岛
D.丙岛全岛属于严寒少雨的极地气候,位于苔原带
17.关于甲乙两岛的主要农产品,正确的搭配是 ( )
A.甲-葡萄 乙-棉花 B.甲-水稻 乙-油棕
C.甲-油橄榄 乙-茶叶 D.甲-椰枣 乙-天然橡胶
读世界著名海峡示意图,回答11-13题。
11.图中所示海峡中位于大洲洲界上的有 ( )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12.关于图示海峡附近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①海峡多雨的季节,自西向东经过①②海峡时,均顺风顺水
B.①②③④海峡均位于板块交界处附近,多海底地震诱发海啸
C.③海峡两岸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炎热多雨
D.④海峡两岸分布着茂密的温带落叶阔叶林,森林资源丰富
13.关于图示海峡附近的社会经济环境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艘轮船从圣彼得堡开往上海,将依次经过①②③海峡
B.①海峡南部国家主要出口的矿产品为石油
C.④海峡两侧国家均属于发达国家、人口均超过1亿以上
D.一架飞机自东向西飞越④海峡,飞行员应将日期减一天
气温距平(单位:℃)是指某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读“亚欧大陆部分地区某季节等气温等距平线图”,回答8-10题。
8.图中M点数值及原因分别为 ( )
A.大于-4℃,地处中纬 B.小于-4℃,深居内陆
C.大于-4℃,地势低平 D.小于-4℃,西风影响
9.影响图示等气温距平线走向的主导因素是 ( )
A.海陆位置 B.海陆分布
C.纬度 D.地形
10.上图所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开普敦高温少雨
B.达累斯萨拉姆(坦桑尼亚)附近草原满目枯黄
C.法国北部小麦正值生长期
D.菲律宾沿岸台风频发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4-7题。
4.关于a湖与b河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湖是内流湖、咸水湖
B.a湖是外流湖、淡水湖
C.b河是外流河、最终汇入北冰洋
D.b河是世界上最大的内流河、最终注入里海
5.甲国向丙国的主要出口产品以及运输方式是( )
A.铁矿石-铁路运输
B.畜产品-公路运输
C.石油、天然气-管道运输
D.煤炭-水路运输
6.丁国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7.甲乙丙丁四个国家面积由大到小正确排序是 ( )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乙、丙、甲、丁 D.丙、丁、乙、甲
下图为一段纬线,P点以东是海洋,Q点以西是海洋,S和T之间为某一海域,其余为陆地,回答1-3题。
1.S-T之间的海域的洋流是 ( )
A.本格拉寒流 B.莫桑比克暖流
C.加那利寒流 D.季风洋流
2.实际观测表明,P海岸降水明显多于T海岸,其主要遵循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
A.纬度地带性规律 B.经度地带性规律
C.垂直地带性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
3.P沿海地区的自然带是 ( )
A.热带荒漠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热带草原带 D.热带雨林带
32.(19分)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高中学生夏令营在图示区域进行了野外天文、地质、植被、聚落等综合考察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沿图中的登山线路行进,观察到沿途植被垂直变化不大。你认为主要原因是
什么?
(2)同学们把夜晚宿营地点选在图中A处,从图中提供的信息简述理由。
(3)若考察小组改用直线登山,则考察小组实际走过的路程大约是 千米(取整数)
(4)图示拟建一火情瞭望台,最佳位置应在___________处,若用现代化的手段动态监
测山林火灾,最好采用__________________技术。
30.此时北京市可能是下面哪幅图中的点P(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 )
|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