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3446  23454  23460  23464  23470  23472  23476  23482  23484  23490  23496  23500  23502  23506  23512  23514  23520  23524  23526  23530  23532  23536  23538  23540  23541  23542  23544  23545  23546  23548  23550  23554  23556  23560  23562  23566  23572  23574  23580  23584  23586  23590  23596  23602  23604  23610  23614  23616  23622  23626  23632  23640  447348 

14.配制0.25 mol·L-1的NaOH溶液100 mL,某学生操作如下:

①用托盘天平称出1.00 g氢氧化钠,将天平调好零点,再在两盘上各放一张同样质量的纸,把游码调到1.00 g的位置上,于左盘放粒状氢氧化钠至天平平衡,取下称好的氢氧化钠,并撤掉两盘上的纸;

②把称好的氢氧化钠放入一只100 mL的烧杯中,加入约10 mL水,搅拌使之溶解,溶解后立即用玻璃棒引流,将溶液移至一只100 mL的容量瓶内,加水至离刻度线约2 cm处,用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③写出一个标有配制日期的“0.25 mol·L-1 NaOH溶液”的标签,贴在容量瓶上密闭保存。

指出上述操作中的7处错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根据天平、容量瓶、溶解及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等实验基本操作的要求,结合自己在化学实验中的亲身实践,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1)NaOH应放在干燥的烧杯中称量

(2)用过的游码未拨回原处

(3)托盘天平只能称出0.1-0.2 g,称不出1.00 g

(4)烧杯和玻璃棒未洗涤,洗涤液亦应转入容量瓶

(5)溶解NaOH应冷却后再转移至容量瓶中

(6)容量瓶中的溶液未摇匀

(7)配好的溶液应及时转移到有胶塞的试剂瓶内

我创新  我超越

试题详情

13.(2010北京高考理综,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0 mL 1 mol·L-1 Al2(SO4)3溶液中,Al3+和离子总数为6.02×1023

B.标准状况下,22.4 L Cl2和HCl的混合气体中含分子总数为2×6.02×1023

C.0.1 mol 原子中含中子数为3.5×6.02×1023

D.30 g甲醛中含共用电子对总数为4×6.02×1023

思路解析:Al2(SO4)3在水中发生水解,所以200 mL 1 mol·L-1 Al2(SO4)3溶液中Al3+和总数小于6.02×1023;标准状况下22.4 L Cl2和HCl混合气体(1 mol)中分子总数为6.02×1023原子里中子数为81-35=46个,所以0.1 mol该原子含中子数4.6×6.02×1023个;每分子甲醛中有4对共用电子,所以30 g甲醛(1 mol)含共用电子对4×6.02×1023

答案:D

试题详情

12.n mol N2和n mol14CO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同温同压下体积相等             B.在同温同压下密度相等

C.在标准状况下质量相等             D.分子数相等

思路解析:物质的量相同的氮气与一氧化碳分子数肯定相等,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也是相等的;但N214CO的摩尔质量分别为28 g·mol-1和30 g·mol-1,所以它们的密度不同,质量也不等(与是否在标准状况下无关)。

答案:AD

试题详情

11.将红磷与氯气按1∶1.8的物质的量的比混合,点燃使其充分燃烧,发生如下反应:2P+3Cl2====2PCl3、PCl3+Cl2====PCl5,完全反应后氯气没有剩余,则生成物中三氯化磷与五氯化磷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首先将已知条件具体化:假定红磷与氯气的质量各为1 g和1.8 g;设三氯化磷和五氯化磷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和y,再根据氯原子与磷原子守恒则有:

解得:x=0.226 mol,y=0.097 mol,比值为7∶3。

答案:7∶3

试题详情

10.(2010全国高考理综Ⅰ,8)已知Q与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2Y====2Q+R中,当1.6 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 g R,则参与反应的Y和生成物Q的质量之比为(   )

A.46∶9       B.32∶9      C.23∶9          D.16∶9

思路解析:设Q与R的摩尔质量分别为9a和22a,根据化学方程式X+2Y====2Q+R生成4.4 g R的同时必然生成3.6 g Q,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Y的质量是6.4 g,所以参与反应的Y和生成物Q的质量之比为16∶9。

答案:D

试题详情

9.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2和CO2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密度比为16∶11           B.密度比为11∶16

C.体积比为16∶11           D.体积比为11∶16

思路解析:SO2与CO2的摩尔质量分别为64 g·mol-1及44 g·mol-1,所以等质量的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与体积比(相同状态下)即为:44∶64=11∶16;而根据ρ=,则其密度比应与体积比相反为16∶11。

答案:AD

试题详情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磷酸的摩尔质量与6.02×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

B.6.02×1023个氮分子和6.02×1023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4∶1

C.32 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6.02×1023

D.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体积只是11.2 L

思路解析:本题是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的知识点的综合。A项中磷酸的摩尔质量与1摩尔(6.02×1023个磷酸分子)磷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是相等的;B项中氮分子与氢分子均为1摩尔,所以它们的质量比为28∶2=14∶1;C项中32 g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摩尔,则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摩尔,所以氧原子的数目为2×6.02×1023个;D项中常温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不是22.4 L·mol-1,而是24.0 L·mol-1

答案:D

试题详情

7.(2010全国高考理综Ⅰ,8)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5 mol Al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NA

B.标准状况下,11.2 L SO3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

C.0.1 mol CH4所含的电子数为1NA

D.46 g NO2和N2O4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为1NA

思路解析:A反应中Al变成Al3+,0.5 mol Al反应共转移1.5 mol电子;B中SO3在标准状况下为固体,其摩尔体积不等于22.4 L·mol-1;每个CH4分子含电子:6+1×4=10,0.1 mol CH4含电子1 mol即NA个;1 mol NO2的质量为46 g,根据“质量守恒”,发生2NO2N2O4后得到混合物的质量为46 g,但物质的量小于1 mol,即46 g NO2、N2O4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小于NA

答案:C

我综合  我发展

试题详情

6.有一真空瓶质量为m1,该瓶充入空气后质量为m2。在相同状况下,若改为充入某气体A时,总质量为m3。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29                B.×29

C.×29              D.×29

思路解析:空气的质量为(m2-m1)g,A气体的质量则为(m3-m1)g;相同状况下,容积相等(同一容器)则其物质的量也相等,即,则MA=×29。

答案:C

试题详情

5.在标准状况下,若V L甲烷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为n,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

A.        B.       C.        D.

思路解析:标准状况下,V L甲烷的物质的量为,其中的甲烷分子数为,其中氢原子则为4×,即4×=n,即NA=

答案:D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