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9.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年等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分布规律表现为 。比较A地与B地年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填写在表2中相应位置。(5分)
表2
地区 |
降水量差异 |
成因分析 |
A |
|
|
B |
|
|
(2)简要评价C地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3分)
(3)C地某校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对农村秸秆的利用方式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下图。请你从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评价该地区的秸秆利用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3分)
27.图16是某地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图中甲处所属的水循环类型是 ;E、F所示区域的地质构造分别为 、 。(3分)
(2)目前人类可以通过 、 等措施来改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2分)
(3)如果该地区植被遭到破坏,可能会对该地区的水循环造成什么影响?(4分)
(4)图中地下水丰富的区域是 (字母)。如果A处城市过量开采地下水,则对当地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4分)
“生活质量”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图15为生活质量与GDP和电力消耗量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25-26题。
25.从图中可以看出
A.人均GDP数值与生活质量正相关 B.人均电力消耗量与生活质量正相关
C.人均GDP在3~6千美元时,生活质量有所下降
D.人均GDP在3~6千美元时,人均用电量呈下降趋势
26.此图给我们的启示,正确的说法是
A.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它在发展中产生,也必须在发展中解决
B.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环境问题,因此我们要边污染边治理
C.人均电力消耗多,生活质量就高,所以我们要大力发展高耗能工业
D.我国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经济、生态、社会的持续发展
23.若仅考虑三个因素,则区位条件评价正确的说法是
A.H----最优 B.B----最劣
C.F----最优 D.D-----最劣
24.若用此图分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此图表示聚落区位因素,则B地聚落最可能呈带状分布
B.若此图表示农业区位因素,则A地需要解决灌溉水源
C.若此图表示工业区位因素,则E地水运条件最好
D.若此图表示人口区位因素,则G地人口可能分布在河谷地区
图13为“地球图层结构示意图”,读后完成21-22题。
21.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有
A.①为大气对流层 B.②为地壳 C.③以上称为岩石圈 D.⑤可能呈液态
22.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A.①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B.②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
C.③圈层由塑性物质组成 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
|
|
20.建筑物的高度、间距、位置等因素直接影响日照效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阳坡上,坡度越大,建筑物间距可小一些
B.背阳坡上,坡度越大,建筑物间距可小一些
C.平地上新建两栋20层相同高度的大楼,两楼之间的距离,我国北方大于我国南方
D.平地上新建两栋20层相同高度的大楼,两楼之间的距离,我国北方小于我国南方
地理小实验中常用“立竿见影”的方法来测定某地的纬度,图11表示位于不同地点的四组同学分别用1米长的标杆测得①②③④四个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正午影长情况。读后回答17-18题。
17.四个观测点按纬度从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④③① D.①④②③
18.北半球冬至日这一天,四个观测点的昼由长到短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④③①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
图9我国某区域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图10为该区域土地未来利用趋势图。读后完成15-16题。
15.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影响未来该地区土地利用和植被类型发生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平均气温有所提高,热量条件改善 B.发展农业科技,引进优良水稻品种
C.大气环流改变,降水明显增加 D.修建了水利设施,变旱地为水田
16.世博会期间,上海启用了动态车载导航系统,建立了高效的智能交通网络系统,请问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①RS技术 ②数字地球 ③GPS技术 ④GIS技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图8为“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分布图”,表1为“该城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统计表”,读后回答13-14题。
13.该城市商业区外缘距市中心的距离约为
A.0.9千米 B.1.46千米 C.2.8千米 D.3千米
14.沃尔玛超市拟在该城市建销售网点,选点时,除了该城市的地租等值线图,还应该优先参照的是
A.地形分布图 B.人口密度图 C.河流分布图 D.行政区划图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