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6. 新疆地貌景观丰富多彩,结合下面部分新疆景观图片,回答问题。(9分)
(1)图示景观的形成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图示景观的形成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
(2)吐鲁番盆地位于天山南侧,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盆地,其形成的原因可能为 。
(3)按照形成原因,天山为 ,专家推测其形成与 板块向北移动有一定关系。
(4)雅丹地貌和沙丘地貌的形成都与 有关,其中,雅丹地貌是该种作用力 的结果。根据山丘的特点可推断出该地的主导风向为 风。
如下图所示。此时ABC弧线上的太阳高度角为0°,某学生正在距离B地正南方2775km的某地观测到北极星的仰角为42°。完成24-25题。
24、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A.23°N,90°W B.23°N,90°E
C.42°N,90°W D.23°S,90°W
25、此时若图中的D点的太阳高度角是10°,则D点的地理纬度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别是( )
A.80°N,33° B.67°N,33°
C.77°N,36° D.77°N,33°
下图是甲地(原料地)四个地点某劳动密集型工业生产单位产品的成本分析,该原料生产的产品市场在乙地,据此回答22-23题。
22、从综合经济效益考虑,最不适宜建厂和最适宜建厂的地点分别是( )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23、若在选定的地点建厂,最适合在该地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 )
A.飞机制造厂 B.制糖厂
C.玩具厂 D.啤酒厂
下图为“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21-21题。
20、该图显示了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阶段②最有可能是 ( )
A.原始农业阶段 B.种植业阶段
C.工业化阶段 D.后工业化阶段
21、影响③、④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
A.自然环境 B.国家政策 C.社会经济条件 D.战争
下面四幅人口变化曲线图中,横轴表示时间。读图,回答17-19题。
17、若纵坐标表示人口总量,目前人口增长控制较为合理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8、若纵坐标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四图中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变化趋势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19、形成我国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现状的主要原因是 ( )
A.出生率上升 B.出生率下降 C.死亡率上升 D.死亡率下降
读中国油库分布图,据此完成14-16题。
14、影响油库选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市场 B.交通 C.资源 D.科技
15、如果要新建油库仓储,应优先考虑的地区是(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华南地区 D.青藏地区
16、油库的设立,有助于( )
A.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B.保障石油供应安全
C.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D.彻底根治大气污染
农牧交错带是指以草地和农田大面积交错分布为特点的生态系统,我国农牧交错带面积达81万平方千米,分布范围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12-13题。
12、关于农牧交错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带属于农业生产潜力大的地区 B.a带植被是防风固沙的天然屏障
C.b带植被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b带是多民族聚居区
13、农牧交错带是生态系统脆弱的地区,造成其环境破坏的人为原因主要有( )
①人口增长速度快 ②压缩农业用地 ③轮作套种 ④盲止开荒,粗放耕作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我国某湖泊面积2.8km2,海拔高度483m,湖泊水深变化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10-11题。
10、该湖泊最有可能位于( )
A.青藏高原 B.西北地区
C.华南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
11、该地区河湖的主要补给水源为( )
A.地下水 B.高山冰雪融水
C.大气降水 D.湖泊水
图中①、②分别表示不同季节洋流的流向。读图回答8-9题。
8、关于图中①~④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反映出该海域夏季洋流流向
B.②④洋流的性质都是寒流
C.③洋流为受东南信风影响形成的风海流
D.④洋流使沿岸地区形成温带荒漠
9、图中西北部海域洋流流向为①所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开普敦正值炎热多雨的季节
B.驯鹿由苔原带向南部的针叶林迁移
C.夏威夷高压强盛
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读世界某著名山脉东西两侧的气候资料图,回答5-7题。
5、下列有关甲地气候特征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
A.1月温和多雨,7月炎热干燥 B.1月炎热少雨,7月温和湿润
C.7月温和多雨,1月凉爽少雨 D.终年温和,1月多雨7月少雨
6、甲地降水的水汽来源主要是 ( )
A.信风 B.西风 C.夏季风 D.台风
7、乙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是( )
A.水稻种植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乳畜业 D.特色瓜果种植业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