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图表示利用GIS信息技术绘制耕地农作物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正值,表示有植被覆盖,且随覆盖度增大而增大)曲线,通过描述一年23个时相表现的植被覆盖度变化反映作物从播种、出苗、抽穗到成熟收割时NDVI 的变化过程。据此回答9-10题。
9.以上四图为某省耕地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四种类型,则该省可能位于(D)
A.辽宁省 B.宁夏回族自治区
C.河北省 D.浙江省
10.图中农业复种指数最高的可能为(C)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下图为我国40°N附近等高线地形图,有关M、N处河水与地下水补给关系及河流流速状况。据此回答7-8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M处河水补给地下水;流速快 B.N处河水补给地下水;流速快
C.M处地下水补给河水;流速快 D.N处地下水补给河水;流速慢
8.M处自然景观和常见自然灾害叙述正确的是(A)
A.温带草原 沙尘暴 B.温带荒漠 暴雨洪涝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干旱 D.温带森林 台风
近年来,土地问题日益受到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也成为2010年两会上的热点问题。读“我国某省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完成5-6题。
5.根据所给资料分析,该省(区)最可能是(B)
A.四川 B.江西 C.宁夏 D.内蒙古
6.该区域土地利用方式最有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有(B)
A.湿地破坏和土地沙化 B.水土流失和红色荒漠化
C.土地盐碱化和黑土流失 D.大气污染和森林面积减少
某西部临海城市,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市区不仅有两个湖泊,并且还有一条大河经过。结合该城市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
3.该城市人口密度最大与人口最少的两个区分别是(C)
A.a f
B.b g
C.c e
D.d f
4.有关该城市的河流和湖泊,说法正确的是(D)
A.河流的水位季节变化较大
B.河流大致由西北流向东南
C.湖泊的面积最接近4.5km2
D.湖泊的面积最接近2.5km2
下表是2009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 读表回答1-2题。
国家 |
储量百分比(%) |
产量百分比(%) |
消费量百分比(%) |
中国 |
36 |
97 |
41 |
美国 |
13 |
0 |
13 |
日本 |
资料缺失 |
0 |
26 |
其他 |
51 |
3 |
20 |
1.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从20世纪70年代占世界总量的74%,到2009年仅占36%,其主要原因是(A)
①世界稀土资源的储量基数提高 ②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多 ③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 ④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A)
①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 ②针对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大力开采 ③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 ④进一步扩大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8.下图为沿北纬60°线所作的某月平均气温和气压水平分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两图表示的是北纬60°线 月平均气温和气压的变化。(1分)
(2)由图可知,经度 附近气温最高,这是因为受 的影响;气温最低处的经度约为 ,这里低温的原因是
。(4分)
(3)a点的气温 (高、低)于两侧的同纬度地区,表明该区域是 (海洋或陆地);b地所在的气压中心名称是 ,受它影响,此时印度半岛吹 季风。(4分)
(4)图中两条曲线的相关性为 。(1分)
地理教师用卷
27.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加强区域联系,协调人地关系,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读下列图表,回答有关问题。(10分)
材料一 下图表示的是我国某地区及该地区某时近地面天气形势。
材料二 下表是上图中A、B、C三省和东北三省以及全国两个年份的粮食总产量、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变化资料。
年份 |
|
|
|
|
|
|
|
|
|
粮食总产量(亿吨) |
粮食播种面积(亿公顷) |
粮食单产(吨/公顷) |
|
|
|
|
|
|
|
全国 |
A、B、C 三省 |
东北 三省 |
全国 |
A、B、C 三省 |
东北 三省 |
全国 |
A、B、C 三省 |
东北 三省 |
|
1985 |
3.79 |
0.76 |
0.36 |
1.09 |
0.17 |
0.13 |
3.84 |
4.47 |
2.77 |
2005 |
4.84 |
0.81 |
0.74 |
1.04 |
0.15 |
0.16 |
4.65 |
5.40 |
4.63 |
(1)判断此时图中甲城市的风向,并指出锋面系统过境后该地的天气状况。(2分)
(2)图中A、B、C三省均为我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与东北三省相比,其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优势是什么?A、B、C三省、东北三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各有什么变化?据表说明A、B、C三省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3分)
(3)图中乙、丙两城市之间已有内河航道连接,为何还要建沿江高速公路?(2分)
(4)针对图中A省湖区某种生态环境问题,有关专家提出了“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的治理思路。该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结合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谈谈你对这一思路的理解。(3分)
26.图1为“我国西北某地区土地资源及聚落分布图”,图2为“两条河流径流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0分)
(1)图2中 (甲或乙)图所示河流与c河流的径流量年变化类似,该河流的最主要补给水源是 。(2分)
(2)b湖为咸水湖,主要参与了水循环中的 循环;近年来b湖逐渐萎缩的主要原因有
。(3分)
(3)导致图1中绿洲呈楔形伸入沙漠的主要因素是 ;形成古城附近雅丹地貌(如图3所示)的地质作用是 。(2分)
(4)a地能发展成较大聚落的主要条件有哪些?(3分)
25.冬天漫漫,春天还远,下图中A地区位于世界两大裂谷带之一的攀西大裂谷上,却冬天胜似春天,被称为四川的“三亚”,它就是攀枝花。这里有富甲天下的矿产资源,浓郁的民族风情,而最有特色的莫过于“冬日三绝”,即内陆同纬度地带最温暖的阳光,生长时间最快的密集鲜花和罕见的温泉。根据以上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图中,A处温度范围是多少?描述图中等温线的大致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3分)
(2)据材料和所学地理知识,解释该地拥有“内陆同纬度地带最温暖的阳光”的原因。(4分)
(3)请评价当地经济发展的条件。(4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