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国务院批复的天津城市新规划方案确定天津城市性质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总体规划以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为主、副中心。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把滨海新区作为继深圳特区、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带动区域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极。读图,回答1-4题。
1.天津城市形成的最主要优势区位条件是( )
A.气候适宜 B.土壤肥沃
C.水、陆交通便利 D.资源丰富
解析:四个选项都是现在天津的区位优势,但其形成之初,只是作为北京的海上门户。
答案:C
2.根据总体规划,至2020年,天津市人均公共绿地要达到10平方米以上。城市绿地的作用是( )
①净化空气 ②防风固沙 ③降低噪声
④涵养水源 ⑤保持水土 ⑥美化环境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⑤⑥ D.①③④⑥
解析:城市内绿地有净化城市空气、降低市区噪声、美化市区环境的功能;吸收和保持水分,起到了涵养水源的作用,有利于调节城市大气的湿度和温度。
答案:D
3.影响天津中心城区功能定位的主要因素是( )
①历史因素 ②经济因素 ③社会因素 ④行政因素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解析:天津市形成的历史悠久,因此其中心功能区的选择,与历史背景有关;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其中心功能区的定位就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
答案:B
4.天津滨海新区适宜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
A.先进制造业、海洋化工业
B.能源加工业、高新技术产业
C.纺织工业、海港物流业
D.水产加工业、海滨休闲旅游业
解析:利用其港口优势,又有京津唐工业基地为基础,适宜发展先进制造业;有发展海洋化学工业的优势条件。
答案:A
6.(2010·江苏高考)下表为珠江、淮河流域有关数据对比表。读表并回答问题。
流 域 |
流域面积(万平方千米) |
多年平均降水量(毫米) |
径流总量(亿立方米) |
水库库容与径流总量的比值*(%) |
水资源利用率*(%) |
珠江流域 |
45 |
1 470 |
3 338 |
12.3 |
18.5 |
淮河流域 |
27 |
920 |
622 |
63.3 |
59.4 |
*为2005年数据
(1)淮河流域面积约为珠江流域的3/5,而径流总量却不足珠江的1/5,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远高于珠江流域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珠江中下游地区夏秋季节多突发性暴雨洪水,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季河口处常受海水入侵的威胁,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淮河流域7、8月份多洪水,主要气候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珠江、淮河流域的耕地面积分别约为480万公顷和1 200万公顷。若两流域单位面积耕地的农业污染量相当,根据耕地面积和径流总量的对比关系,淮河受农业污染的程度约为珠江的________倍(取整数)。
解析:第(1)题,读表可知珠江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明显高于淮河流域,这是淮河径流总量较低的主要原因。第(2)题,水库库容与径流总量的比值越高,水资源利用率就越高。第(3)题,珠江中下游地处华南沿海,夏秋季节频受台风影响;冬季受冬季风影响降水较少,河流径流小,易发生海水入侵现象。第(4)题,7、8月份,淮河流域受锋面雨带的影响降水丰富。第(5)题,设珠江污染程度为x1,淮河污染程度为x2,则据题意知x1·=x2·,则x2/x1=×≈13。
答案:(1)珠江流域降水丰富(淮河流域降水少)
(2)淮河流域的水库库容与径流总量的比值高
(3)台风影响 冬季流域内降水少,径流量小
(4)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5)13
图示景观均为世界文化遗产,回答3-5题。
3.甲所在商品粮基地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A.地形崎岖 B.光照较少
C.降水不足 D.积温过高
4.资源短缺制约着乙所在工业基地的发展,下列工程中不能缓解上述问题的是( )
A.南水北调 B.西气东输
C.西电东送 D.北煤南运
5.有关各地自然环境特点或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所在地形区燃煤多、地形封闭、酸雨较严重
B.乙所在地形区东临太平洋、地震活动较频繁
C.丙所在地形区海拔最高、气压低、光热较充足
D.丁沿线以北植被少、降水多、水土流失较普遍
解析:甲所在的商品粮基地为成都平原,光照不足是其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乙所在工业基地为沪宁杭工业基地,能源和矿产资源不足制约其发展,水资源充足。四川盆地酸雨严重。
答案:3.B 4.A 5.A
左下表A为北疆和南疆年平均降水量的变化情况表,右下图B为阿克苏河(塔里木河的主源)年平均径流量的变化情况图。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丙时段南疆与北疆年平均降水量差异最小
B.南疆的年平均降水量比北疆大
C.阿克苏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雨水
D.甲-丙时段南疆年平均降水量的增长率大于北疆
2.表A和图B所反映出的变化可能给新疆带来的影响有( )
①部分地区植被覆盖率有所提高 ②河流的结冰期变短
③使新疆由干旱地区变为湿润地区 ④增加灌溉水源
A.①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③④
解析:第1题,对比甲、乙、丙不同时段南疆与北疆的年平均降水量可以看出,在丙时段南疆与北疆的年平均降水量差异最大,北疆的年平均降水量大于南疆,故A、B均错误;阿克苏河位于我国西北内陆,主要补给水源为高山冰雪融水,故C错误;对比表A中的数字变化即可判断出D正确。第2题,表A所反映的是新疆年平均降水量逐渐增加,图B所反映的是阿克苏河年平均径流量逐渐增大。水量的增加为部分地区植被生长提供了条件,提高了植被覆盖率,同时为农业发展提供了灌溉水源;新疆年平均降水量虽在逐渐增加,但仍然远远小于800 mm,且该地区蒸发旺盛,故③错误;河流的结冰期长短跟气温在0℃以下的持续时间长短有关,跟径流量无关,故②错误。
答案:1.D 2.A
15.(2010·西城模拟)下图中等值线表示我国东北局部地区某年降雪初始日期分布状况,依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描述图中区域降雪初始日期总体变化趋势,并简述其主要原因。(4分)
(2)甲河径流量比较丰富,水流比较平稳,但与长江流域对比航运价值却不大,简要说明理由。(8分)
材料: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之一是积极发展旅游业。主要建设哈尔滨、吉林等冰雪旅游基地;绥芬河、满洲里等边贸旅游基地;鞍山、大庆等工业旅游基地;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等森林旅游基地;三江平原等湿地生态旅游基地;黑龙江五大连池等火山岩熔地貌观光基地;高句丽遗址旅游基地等。
(3)说出上述资料中东北地区的世界文化遗产,并评价其价值。(4分)
(4)依据资料列举东北地区具有环境效益的旅游资源。(4分)
解析:第(1)题,分析图中降雪初始日期等值线,可以看出图中数值最晚的为11月1日,位于图中的东南角处,最早的为10月1日,位于图中的西北角处,中间的日期依次变化,说明图中区域降雪初始日期,由东南向西北越来越早。第(2)题,河流的航运价值取决于自然条件中的通航里程、水深条件、河间宽度,水流速度,结冰期(通航时间)和社会经济条件中的人口数量、经济水平,运输量等。第(3)题,高句丽遗址是世界文化遗产,该遗产属于旅游资源中的人文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第(4)题,森林、湿地等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环境效益。
答案:(1)由东南(南)向西北(北)越来越早。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太阳辐射随纬度升高而递减)。
(2)甲河流域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河流结冰期长;人口较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运输量较小。
(3)高句丽遗址。经济价值、历史文化价值。
(4)森林、湿地等。
13.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写出图中两个主要地形单元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说明该地区城市的空间分布特点,并简述其原因。(5分)
(3)说明本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6分)
解析:根据经纬度及等高线等信息进行区域定位。根据经纬度可以判断出该区域位于我国新疆北部,南部为天山山脉,北部为准噶尔盆地。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城市具有点状分布,沿河流、绿洲、山麓分布等空间分布特点,说明水源条件是影响该区域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本区属于中国西北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导致荒漠化的原因很多,有自然方面的原因,也有人为方面的原因,回答时应注意条理清晰。
答案:(1)天山山脉 准噶尔盆地
(2)点状分布,沿河流、绿洲、山麓分布。本地区气候干燥,水源是制约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3)土地荒漠化。自然原因:气候干燥,大风日数多,分布有大面积的沙质沉积物。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2010·山东高考)下图为我国北方某河流入海口1989年和2009年的卫星影像。该河口区河流主流曾于1996年人工改道。读图,回答11-12题。
11.比较两幅影像,可判读和分析出( )
A.河流主流流向由东北改向东南
B.河流故道南部海岸继续淤积增长
C.河水含沙量明显增加
D.三角洲形态变化主要与河流改道有关
12.该河口海岸带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是( )
A.建设大型海港,发展远洋运输
B.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
C.开辟海水浴场,发展滨海旅游
D.开垦成为耕地,发展粮食生产
解析:第11题,图示显示,三角洲面积减少,故泥沙含量减少;三角洲故道南岸侵蚀作用增强;河流主流由东南改向东北。第12题,河口三角洲附近泥沙沉积作用强,河流水量小,不适宜建设大型港口、开辟海水浴场、发展旅游。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考虑,合理利用方式是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
答案:11.D 12.B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剖面线跨度为5个纬度。读图,完成9-10题。
9.该地形剖面图的剖面线大致是( )
A.东西走向 B.南北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10.图中L所在区域,其农业耕作制度大致是( )
A.一年一熟 B.两年三熟
C.一年两熟 D.一年三熟
解析:第9题,根据文字信息“剖面线跨度为5个纬度”,且图中5个纬度所跨距离为555千米,可知该地形剖面图是沿经线方向所作,即其剖面线大致是南北走向。第10题,根据图中提示信息长江和淮河,可知C所在区域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约120千米处,因此该地区位于华北平原,其耕作制度大致为两年三熟。
答案:9.B 10.B
(2010·广东高考)读“2006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下图)。完成7-8题。
7.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 )
A.西南区 B.西北区
C.南方区 D.北方区
8.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 )
A.北方区和南方区 B.北方区和西南区
C.西北区和西南区 D.西北区和南方区
解析:第7题,据图判断人口数量最多的是南方区,经济总量(GDP)最大的区域也是南方区。第8题,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的表现是呈正相关,故匹配较好的是南方区和西北区,匹配较差的是北方区和西南区。
答案:7.C 8.B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