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36191  236199  236205  236209  236215  236217  236221  236227  236229  236235  236241  236245  236247  236251  236257  236259  236265  236269  236271  236275  236277  236281  236283  236285  236286  236287  236289  236290  236291  236293  236295  236299  236301  236305  236307  236311  236317  236319  236325  236329  236331  236335  236341  236347  236349  236355  236359  236361  236367  236371  236377  236385  447348 

13.(2010·海南高考)读图,分析基多气温特点,并说明形成原因。(6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中气温特点和成因的判读,由图中信息可以看出基多位于赤道地区,应终年高温,但该地海拔在3 000 m左右,根据气温递减规律可知该地应比海平面气温低18℃左右,故气温应当是“终年温和”,年温差较小。但该地受山地地形影响,昼夜温差大。

答案:特点:终年温和,年较差很小,昼夜温差大。

形成原因:地处赤道附近,海拔高(接近3 000米)。

试题详情

(2010·安徽高考)《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提出,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挑战,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图表示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完成11-12题。

11.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

A.降幅超过升幅      B.逐年上升

C.升高约2.1℃      D.波动上升

解析:本题考查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读图可知,从1962年到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呈现出波动上升的状态。

答案:D

12.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

A.各地的生长期缩短     B.低温冻害损失减小

C.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D.天然湿地面积扩大

解析:气候变暖使各地的生长期延长,蒸发加剧,极端天气事件增多,低温冻害对农作物造成的损失更大。

答案:C

试题详情

(2010·苏锡常镇模拟)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的左侧是某季节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据图中信息,回答9-10题。

9.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以及图示季节分别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季

B.副热带高气压带,冬季

C.副极地低气压带,夏季

 D.副极地低气压带,冬季

10.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③气候的共同成因是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

B.气候⑤在北美洲不典型的原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不明显

C.⑥和⑦气候类型不同,自然带相同

D.①-②-③-④-自然带递变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解析:第9题,根据甲气压带的位置,可以断定其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此时其位置偏北,应为北半球的夏季。第10题,①为热带雨林气候,③为热带沙漠气候,属于单一气压带控制形成。气候⑤在北美洲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比不如亚洲同纬度强烈,因此没有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①-②-③-④-⑦自然带递变的主要因素是热量。⑥为温带季风气候,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的自然带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答案:9. A 10. C

试题详情

下图是影响我国某地比较稳定而常见的天气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四地,最可能为阴雨天气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当图中AB一线位于珠江流域时,雨带位于( )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中下游

    C.四川盆地           D.华北平原

解析:根据题干和图示可以知道该天气系统为西太平洋高压脊,雨带位于高压脊北侧5-8个纬度。③处最可能是阴雨天气。AB一线位于珠江流域时,雨带位于其北侧长江中下游一带。

答案:7.C 8.B

试题详情

(2010·南宁模拟)图1为气压带、风带模式示意图(图中纵坐标表示纬度)。回答5-6题。

5.该季节下列各纬度带大洋东岸气流运动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半球5°-10°主要盛行上升气流

B.图示10°-20°地区盛行东北风

C.图中30°-40°地区盛行西北风

D.图示20°-30°地区盛行上升气流

6.与图1中M点气候特点相匹配的气候数据资料是图2中的( )

解析:第5题,由题意可知该地区位于南半球大陆西岸,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到30°S以北,应为南半球的冬季。5°-20°之间盛行东南信风,20°-30°之间为副热带高气压带,30°-40°之间盛行西北风。第6题,根据M点位置判定其为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比较选择项的四地气温和降水资料,可知乙图符合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

答案:5.C 6.B

试题详情

b为锋线且向偏北方向移动,虚线范围内为雨区。读图,回答第3-4题。

3.图示地区( )

A.位于北半球,b为冷锋

B. 位于北半球,b为暖锋

C.位于南半球,b为冷锋

D.位于南半球,b为暖锋

4.当前( )

A.甲地受锋面影响,气温降低、风力增强

B.乙地受锋面影响,阴雨连绵

C.甲地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日较差较大

D.乙地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压高、气温低

解析:第3题,根据图示,降水区域集中在锋后,可推知该锋面为冷锋。冷锋向北移动,及从高纬向低纬移动,因此该锋面位于南半球。第4题,甲地在冷锋锋前,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气温日较差较大。乙地受冷锋控制,会出现阴天下雨天气。阴雨连绵是暖锋的降水特征。

答案:3.C 4.C

试题详情

(2010·新课标全国卷)下图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据此完成1-2题。

1.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 )

A.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

B.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

C.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

D.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

解析:材料显示2010年5月初该地天气晴朗,气温骤升,洪灾严重,天气晴朗反而形成洪灾,说明此洪水应主要来源于高山冰雪融水,由此可以推断出在此之前的整个冬季,该地的冷锋活动强于往年,降雪量明显比往年要多。

答案:D

2.2010年5月初,控制该区域的天气系统及其运行状况是( )

A.气旋缓慢过境    B.冷锋缓慢过境

C.反气旋缓慢过境       D.暖锋缓慢过境

解析:2010年5月该区域的天气特点为晴、升温,在各选项所涉及的天气系统中,受反气旋控制时(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辐散,在其影响下)天气晴朗,而气旋、冷锋和暖锋过境时一般都会形成阴雨天气。

答案:C

试题详情

下图为北京市降水量与日照时数统计图,其中日照时数主要与昼夜长短、天气状况、海拔高度等因素有关。读图,回答4-5题。

4.北京市2008年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值相比( )

A.4、5月降水偏多,有效缓解旱情

B.7月降水少,因受低气压控制

C.9月降水多,有利于春小麦的播种

D.全年降水量少,属于偏旱年份

5.图中5-6月日照时数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A.昼变长夜变短             B.降水量的增多

C.沙尘暴次数少             D.海拔高度影响

解析:第4题,比较图中的2008年降水量和多年降水量,可以发现4、5月份降水偏多,有利于缓解春旱。7月份降水少,主要是受高压控制。9月份降水较常年偏多,有利于冬小麦的播种。整体看,只有7、8月份较常年偏少,其他月份都较多,因此不是偏旱年份。第5题,图中5-6月份日照时数减少,主要是这两个月份降水较多所致。

答案:4.A 5.B

试题详情

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下图是他们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据此回答1-3题。

1.图中初霜、终霜出现时间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

A.作物品种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地形

2.不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 )

A.天气严寒       B.地面辐射强

C.微风         D.大气逆辐射强

3.为了探究霜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小组成员在棉花试验田上铺了一层粗砂进行试验。与不铺砂的棉田相比,铺砂棉田的( )

A.霜冻发生机率增加   B.霜冻发生机率减少

C.棉花花期不变      D.棉花花期滞后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初霜和终霜出现时间的差异,原因在于纬度的差异。第2题,大气逆辐射强时,近地面温度较高,不利于霜冻的形成。第3题,铺上粗砂的棉田,地面辐射减少,地面降温慢,减少霜冻的发生机率。

答案:1.B 2.D 3.B

试题详情

15.读图回答问题。(12分)

(1)说出图中夏季风的成因以及对此区域气候的影响?(4分)

(2)在右侧方框内画出1月赤道附近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用

表示气压带,箭头表示风向。)(4分)

(3)甲乙两河流从源头到入海,流量经过明显的多→少→多变化的是   ,并简要分析原因。(4分)

解析:第(1)题,该处夏季风为西南季风,与北印度洋西南季风成因相同。西南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可以带来丰富降水。第(2)题,气压带风带南移。第(3)题,从河流经过的气候区入手分析。

答案:(1)夏季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向右偏转而成西南风。 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在沿海区域形成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2)如右图,要求:一是赤道低压的位置必须要南偏;二是两个风带的方向无误。

(3)乙  上游和下游流经降水较多的热带雨林气候区,河流水量大;中游经过降水较少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同时引水灌溉,使河流水量减少 。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