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36223  236231  236237  236241  236247  236249  236253  236259  236261  236267  236273  236277  236279  236283  236289  236291  236297  236301  236303  236307  236309  236313  236315  236317  236318  236319  236321  236322  236323  236325  236327  236331  236333  236337  236339  236343  236349  236351  236357  236361  236363  236367  236373  236379  236381  236387  236391  236393  236399  236403  236409  236417  447348 

13.读右图,结合我国区域特征与区域差异,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①-③的变化,体现了陆地环境的 __________________ 分布规律。(2分)

(2)图中③-⑤的变化,体现了陆地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布规律。(2分)

(3)①与⑥纬度相似,距海洋远近相差不大,而陆地自然地带差异很大,这体现了陆地环境的 ____________分布规律。(2分)

(4)④处的天然植被应是________________,⑤处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是__________。(4分)

解析:第(1)题,①-③的变化主因是热量变化引起的;第(2)题,图中显示③-⑤的变化基本与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变化一致。第(3)题,①与⑥两地之间地势变化较大。第(4)题,结合我国区域位置,④、⑤分别大致位于我国北方和西北内陆。

答案:(1)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或纬度地带性)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或经度地带性)

(3)垂直地域(或垂直地带性)

(4)温带草原  冰雪融水

试题详情

12.读 “珠峰南坡海拔6 300米以上白天大气环流示意图”。和图中海拔7 500米以下相比海拔7 500米以上几乎没有积雪的主要原因是 ( )

①坡度陡   ②风力大  ③降雪少  ④气温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7 500米以上坡度较陡、风力较大,积雪不易储存,所以较少。根据大气环流图,7 500米以上为上升气流,降雪较多,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答案:A

试题详情

读我国某大盆地自然景观剖面图。回答9-11题。

         

9.关于图示盆地的地理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

B.是我国糖料作物重要产区

C.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大盆地

D.河流受降水影响出现夏汛

10.图中甲山脉由西段至东段的山地雪线高度的变化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由低到高;降水量    B.由低到高;太阳辐射

C.又高到低;降水量      D.又高到低;太阳辐射

11.图示地区内中部高平原的南北跨度大约是( )

A.220千米               B.160千米

C.110千米              D.80千米

解析:根据图示纬度和山脉走向,可知该盆地为准噶尔盆地,这是我国甜菜的主要产区之一。甲为天山,西段受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的影响,雪线较低。平原南北跨度结合其纬度差计算。

答案:9.B 10.A 11.C

试题详情

(2010·江苏高考)下图为我国某山体不同坡向垂直带谱示意图。某校地理兴趣小组通过对该山体垂直带谱的分析,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读图,回答7-8题。

7.关于垂直带谱的看法,正确的是( )

①东坡、南坡的带谱比北坡、西坡复杂,是因为山麓地面高度不同

②西坡的高山灌丛草甸带比东坡的高而窄,是因为西坡比较湿润

③北坡积雪冰川带的下限比南坡低是坡向造成的

④东坡积雪冰川带的下限比西坡低是地形造成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8.对山体位置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地处南方湿润地区

②地处西北干旱地区

③位于湿润河谷一侧

④位于干热河谷一侧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解析:第7题,对应选项和坐标图可知:北坡、西坡缺少某一高度以下的自然带,显然是山麓高度造成的;东坡雪线比西坡低,说明东坡为迎风坡,降水多,故西坡高山灌丛草甸带比东部高而窄,应是因为西坡更干燥造成的;北坡雪线比南坡低是由于北坡是阴坡。第8题,该山体2 500米以下分布有常绿阔叶林带,故该山体应位于南方湿润地区;该山体1 500米以下分布着干旱河谷灌丛,说明其位于干热河谷一侧。

答案: 7.A 8.A

试题详情

读图,回答5-6 题。

5.图中①、②两地的植被分别为( )

A.①地为荒漠,②地为草原

B.①地为草原,②地为落叶阔叶林

C.①地为落叶阔叶林,②地为常绿阔叶林

D.①地为常绿阔叶林,②地为雨林

6.图示地区内的河流( )

A.一年有两次汛期

B.以高山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C.通航能力强

D.分属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

解析:根据图示可知,该区域为秦岭南北两侧。秦岭以北的①地为落叶阔叶林,以南的②地为常绿阔叶林。秦岭是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的分水岭,这两大水系一年只有一次汛期,以降水补给为主。长江通航能力强,而黄河通航能力低。

答案:5.C 6.D

试题详情

读“某大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中字母a-g分别代表不同的自然带类型)。回答3-4题。

3.图中属于亚热带的自然带类型有( )

A. a、f     B. a、e

C. b、e         D. c、d

4.关于图中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f-e-d反映了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

B.a-f-g反映了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

C.自然带a、d的形成原因相同

D.自然带a和g的南北延伸与沿岸洋流的影响有关

解析:第3题,根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联系气候类型分布判断。第4题,根据各自然带的特点和西海岸的非地带性特点,A、B两项叙述错误。a主要受副高和寒流影响,d主要是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所致。a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其南北延伸与秘鲁寒流有关;g为热带雨林带,其形成与巴西暖流有关。

答案:3.C 4.D

试题详情

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生相互作用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 )

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

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

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

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变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

2.该示意图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

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

解析:图中源于土壤湿度增大,可使空气湿度增大,则必然是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同时源于蒸腾作用加强,可使土壤湿度增大,则必然是降水增加;土壤热容量越大,气温变化幅度越小,该图显示各种地理事物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即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1.B 2.B

试题详情

读下图,完成5-6题。

5.a、b两处洋流流向正确的是( )

A.a洋流向东南流,b洋流上升

B.a洋流向西北流,b洋流下降

C.a洋流向西北流,b洋流上升

D.a洋流向东南流,b洋流下降

6.M地沿海海域渔场形成的原因是( )

A.上升补偿流形成大渔场

B.加那利寒流与南赤道暖流交汇成大渔场

C.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

D.拉布拉多寒流与北大西洋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

解析:解答本题组主要观察图示洋流所处的经纬度。该处洋流分别为秘鲁寒流和上升补偿流,上升补偿流将底层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滋养了浮游生物,为鱼类提供了饵料,形成了渔场。

答案:5.C 6.A

试题详情

读下图,完成3-4题。

3.  ①、②两处的数值分别可能是( )

A. 200、100         B. 150、100

C. 100、50          D. 250、50

4.  影响①、②两处数值差异的因素是( )

A. 洋流            B. 气候

C. 纬度            D. 海深

解析:根据海陆轮廓可以看出,图示为北太平洋地区,①、②两处分别有暖流和寒流经过,因此①处输入大气的总热量较多,②处总热量较少。图中等值距为50,结合等值线分布特征,可以判断①、②最可能是250和50 。

答案:3.D  4.A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