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3950  23958  23964  23968  23974  23976  23980  23986  23988  23994  24000  24004  24006  24010  24016  24018  24024  24028  24030  24034  24036  24040  24042  24044  24045  24046  24048  24049  24050  24052  24054  24058  24060  24064  24066  24070  24076  24078  24084  24088  24090  24094  24100  24106  24108  24114  24118  24120  24126  24130  24136  24144  447348 

8.下面是四位同学对原子结构的的认识,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试题详情

7. 下列说法正确是

 A.由H原子形成1 mol H-H键要吸收热量

  B.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H2O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C.N2性质非常稳定,是因为N2分子中含有氮氮叁键,要破坏氮氮叁键需吸收更多的能量   

D.凡经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试题详情

6.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已省略),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试题详情

5.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水电站把机械能转化成电能,而核电站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B.我国规定自2008 年6 月1日起,商家不得无偿提供塑料袋,目的是减少"白色污染"

C.金属材料都是导体,非金属材料都是绝缘体

D.棉、麻、丝、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

试题详情

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错误的是        

 

A.某元素原子的轨道排布式

B.H2O电子式为

C. Ca2+离子基态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

 

D. 钾(K)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试题详情

3.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加入一小块钠后仍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K+、Cl、CO32                       B.Cu2+、Na+、SO42、NO3

    C.Ba2+、K+、Cl、SO42                       D.K+、Na+、HCO3、CO32

试题详情

2.以下四种标签,适合贴在无水乙醇试剂瓶上的是

     

            A        B         C           D

试题详情

1.化学与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日本福岛核电站附近检测到放射性原子137Cs , 137Cs的放射性是化学性质

B. “海水淡化”可以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向海水中加入净水剂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

C. 采用原煤脱硫技术,可减少燃煤产生的SO2

D.用完的废旧干电池可以丢弃在垃圾中来处理。

试题详情

23.有Fe和Fe2O3的混合物溶于500 mL的稀硝酸中,放出NO气体22.4 L(标准状况)并余5.44 g Fe,过滤,向滤液中通入20.16 L的Cl2(标准状况),恰好能使溶液中的Fe2+全部氧化。求:(1)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2)原混合物中Fe的质量      ,氧化铁的物质的量       

唐山一中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试题详情

22.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2Mg+CO22MgO+C,钠比镁更活泼,那么钠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吗?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探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的作用是             ,仪器A的名称        

(2)装置b的作用是            ,装置c中应盛放        

(3)实验过程中,在点燃d装置中的酒精灯前,必须经过必要的操作方可进行后续的实验,该必要的操作是                         

(4)实验发现钠在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玻璃管里剧烈地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并伴有黑色物质生成。取一部分生成物于试管中,往试管中加水,白色物质溶解于水,黑色物质不溶。过滤,得到澄清的滤液。将滤纸上的黑色物质移入小试管中,加少量浓硫酸,加热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则该黑色物质与浓硫酸共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5)往(4)所得滤液中加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再滴入稀盐酸,溶液中有气泡出现。试写出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