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4402  24410  24416  24420  24426  24428  24432  24438  24440  24446  24452  24456  24458  24462  24468  24470  24476  24480  24482  24486  24488  24492  24494  24496  24497  24498  24500  24501  24502  24504  24506  24510  24512  24516  24518  24522  24528  24530  24536  24540  24542  24546  24552  24558  24560  24566  24570  24572  24578  24582  24588  24596  447348 

1.原电池的电极: 在原电池中,金属性强(还原性强)的电极失去电子,电子经过外电路流向金属性弱(还原性弱)的电极,电解质的离子在金属性弱的电极上获得电子,因此电子的流向是由活泼电极流向不活泼电极。电流的方向和电子的流向相反,是由不活泼电极流向活泼电极的。我们把电流流出(电子流入)的电极称作原电池的正极,把电流流入(电子流流出)的电极称作原电池的负极。负极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一般情况下电极将被慢慢溶解(也称腐蚀);在正极,电解质的离子获得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一般有物质析出(析出金属或放出气体),正极本身没有参加反应(被保护)。 

(1).负极(活泼电极):失去电子,被氧化,电极被溶解。  -  Zn       Cu  +

(2).正极(惰性电极):得到电子,被还原,电极被保护。

以铜锌原电池为例说明如下:

                               稀CuSO4

负极:锌较活泼作负极,锌失去电子被氧化,锌慢慢溶解,电子由锌极流出,电流由锌极流入。

正极:铜不活泼作正极,铜离子得到电子,铜电极上有铜析出,电子由铜极流入,电流由铜极流出。

试题详情

原电池的形成条件:

(1).要有两根活泼性(金属性)不同的电极。

(2).要有电解质溶液,且电解质溶液至少应和活泼电极发生反应。

(3).两根电极应用导线相连或相互接触。

上述三个条件缺少一个都不能形成原电池。

试题详情

7、KMnO4法:分别加入少量酸性KMnO4溶液,能使KMnO4溶液的紫红色变浅的是Fe3+,颜色基本无变化的是Fe2+

   5Fe2+ + MnO4- + 8H+ = 5Fe3+ + Mn2+ +4H2O

原电池

试题详情

6、铜片法:分别加入铜片,铜片溶解且溶液变为蓝色者是Fe3+,无明显变化的是Fe2+。 Fe3+ + Cu = 2Fe2+ + Cu2+ 

试题详情

5、淀粉KI试纸法:能使淀粉KI试纸变蓝者Fe3+,无明显变化的是Fe2+

         2Fe3+ + 2I- = 2Fe2+ + I2

试题详情

4、碱液法:分别通入氨气或加入氨水或碱液,生成红褐色沉淀者是Fe3+,生成白色沉淀,并变为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者是Fe2+

试题详情

3、KSCN法:加入或其它可溶性硫氰化物溶液,呈血红色者是Fe3+,无明显变化的是Fe2+。Fe3++ SCN- = [Fe(SCN)]2+ 

试题详情

2、H2S法:通入H2S气体或加入氢硫酸,有浅黄色沉淀析出者是Fe3+,无明显变化的是Fe2+

试题详情

1、观察法:其溶液呈棕黄色者是Fe3+,呈浅绿色者是Fe2+

试题详情

2FeCl2 + Cl2 = 2FeCl3

6FeCl2 + 3Br2 = 4FeCl3 + 2FeBr3

4Fe(OH)2 + 2H2O + O2 = 4Fe(OH)3

2FeCl3 + Cu = CuCl2 + 2FeCl2 (在酸性环境下)

2FeCl3 + Fe = 3FeCl2     (在酸性环境下)

2FeCl3 + H2S = 2FeCl2 + 2HCl + S↓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