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5.“可燃冰”是天然气与水相互作用形成的晶体物质,主要存在于冻土层和海底大陆架中。
据测定每0.1m3固体“可燃冰”要释放20m3的甲烷气体,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A.“可燃冰”释放的甲烷属于烃 B.“可燃冰”是水变油,属于化学变化
C.“可燃冰”将成为人类的后续能源 D.青藏高原可能存在巨大体积的“可燃冰”
4.1 mol 的某烃完全燃烧,需9.5 mol 的氧气,则这种烃的分子式为
A.C3H8 B.C4H10 C.C5H12 D.C6H14
3.乙烯发生的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与氢气反应生成乙烷 B.与水反应生成乙醇
C.与溴水反应使之褪色 D.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下列化学性质中,烷烃不具备的是
A.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 B.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C.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D.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为了减少大气污染,许多城市推广汽车使用清洁燃料。目前使用的清洁燃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压缩天然气(CNG),另一类是液化石油气(IPG)。这两类燃料的主要成分都是( )
A.碳水化合物 B.碳氢化合物 C.氢气 D.醇类
30.(8分)如图所示装置中,容器甲内充入0.100 mol NO气体,干燥管内装有一定量Na2O2,从A处缓慢通入CO2气体,恒温下,容器甲中活塞缓慢由B向左移动,当移至C处时,体积缩小至最小,为原体积的9/10。随着CO2的继续通入,活塞又逐渐向右移动。
(1)①已知当活塞移至C处时,干燥管中物质的质量增加了2.24 g,此时,通入标准状况下的CO2气体多少L?容器甲中NO2转化为N2O4的转化率是多少?
②活塞移至C处后,继续通入amolCO2,此时活塞恰好回至B处。则a值必小于0.0100,其理由是 .
(2)若改变干燥管中的Na2O2质量,可通过调节甲容器的温度及通入CO2的量,使活塞发生从B到C,又从C到B的移动,则Na2O2的质量最小值应大于 。
29.(14分)当乙酸与乙醇在硫酸作用下加热回流酯化后,最后反应混合物中含有乙酸、乙醇、乙酸乙酯、水和硫酸。现将乙酸乙酯提纯,流程如下页,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A、B、C、D的化学式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
E的化学成分测定中发现物质的量关系n(Cl):n(H)=1:12,写出E的化学式__________。
(2) ②步骤实验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该操作在什么化学仪器中进行?_______________。
⑥步骤中加入的MgSO4或Na2SO4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步骤①得到的水层中要检验出H+、SO42-、Cl-离子,三位学生进行了不同的实验:
甲同学:取少量溶液先滴加石蕊溶液,再加入BaCl2溶液,取上层清夜加入AgNO3溶液。
乙同学:取少量溶液先加先加入足量Ba(NO3)2溶液,再取上层清夜加入AgNO3,再加入少量NaHCO3粉末。
评价二位同学实验的合理性。甲_______乙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如不合理,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合理,此空不填)
丙同学认为以下做法能达到目的,但要控制试剂的用量:取少量溶液先滴加石蕊溶液,再加入Ba(OH)2溶液,取上层清夜加入AgNO3溶液。
请说明丙同学如何控制试剂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沸点(0C) |
水 溶 性 |
甲醇 |
65 |
与水混溶 |
甲醛 |
-21 |
与水混溶 |
28.(11分)在实验室可利用下列反应制HCHO:2CH3OH
+O2 2HCHO+2H2O ,关于甲醇和甲醛的沸点和水溶性见下表。实验中,有关物质流经的主要装置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入A管的X是什么物质
(2)在A、B、C管中反应,各装的是什么物质 、 、 。
(3)该实验中需要加热的仪器是(选填A、B、C) 。
(4)在加入必需的试剂后,继续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依次为 (选择合适的操作及次序)。
①通X气体②加热A处③加热B处④加热C处⑤撤A处酒精灯⑥撤B处酒精灯⑦撤C处酒精灯⑧停止通入X气体⑨撤C处导管
27.(11分)已知:
某有机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98.5,A跟氯气反应,在铁粉存在下只有一个氢原子被取代时能得到两种有机产物,而在光照下只有一个氢原子被取代时,只能得到一种有机产物;A跟NaHCO3反应,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A在NaOH存在下水解后的溶液用硝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会立即生成白色沉淀。
A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下列一系列反应,最终生成D和F;
(1) 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A: C: D: F:
(2) 指出下列变化的反应类型:① A→B: ② C→D: ___ ③ C→E:
26.(8分)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虽少,但一旦缺乏,人体就不能正常发育,还会引起疾病,下面是两种维生素的结构简式:
维生素C极易发生下列反应:
(1)维生素A1的化学式为 ,从结构上看,它应属于 。
A、酚类 B、不饱和醇类 C、饱和一元醇 D、芳香族化合物
(2)可用碘溶液测定柠檬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写出维生素C与I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