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408  2416  2422  2426  2432  2434  2438  2444  2446  2452  2458  2462  2464  2468  2474  2476  2482  2486  2488  2492  2494  2498  2500  2502  2503  2504  2506  2507  2508  2510  2512  2516  2518  2522  2524  2528  2534  2536  2542  2546  2548  2552  2558  2564  2566  2572  2576  2578  2584  2588  2594  2602  447348 

1.在一个大萝卜中挖一个大孔,向其中注入一定量的饱和食盐水,过一段时间后将里面的食盐水倒出,再往倒出的食盐水中加入少量食盐晶体。则食盐水的质量会(   )

A.不变,因为倒出的食盐水还是饱和的

B.增加,倒出的食盐水还是饱和的,但加入了食盐,故溶液的质量增加

C.增加,倒出的食盐水不饱和了,加入的食盐会溶解一部分

D.减少,因为有一部分食盐变成晶体析出

解析:根据生物知识可知,萝卜的水会向饱和食盐水中渗透,使饱和食盐水变得不饱和了,所以还可以继续溶解食盐。

答案:C

试题详情

8.对某不饱和溶液采取下列措施,有关的量将如何变化?用“增大”“不变”或“减小”填表:

解析:本题的解题依据是:溶液的组成成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互相转化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

答案: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试题详情

7.经测定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

温度℃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31.6
63.9
110
169
246

(1)30 ℃时,在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加入65 g硝酸钾晶体,用玻璃棒搅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硝酸钾晶体不能全部溶解

C.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D.在所得溶液中还可能溶解其他溶质

(2)在上述所得溶液中加水,或加硝酸钾晶体,或降低温度,或升高温度等四种情况下(其他条件不变),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化趋势不正确的图象是(   )

(注:溶液的质量分数是指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占整个溶液总质量的百分比)

解析:(1)从表中可知,30 ℃时,100 g水中加入65 g KNO3晶体,不能全部溶解,A选项是错误的。(2)硝酸钾在降低温度条件下,其溶解度降低,质量分数减小。注意A、D选项中,加水或升温时,原来未溶解的KNO3继续溶解。

答案:(1)A  (2)CD

试题详情

6.闻名中外的青岛啤酒内溶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打开瓶塞时,你会发现啤酒会自动喷出来。喝了啤酒后又会常常打嗝,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和温度有关。下列关于气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增大         B.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

C.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减小         D.气体溶解度与温度无关

解析:打开瓶塞,瓶内压强减小,气体会喷出来,说明溶解度减小;人体内温度更高,喝啤酒后会打嗝,实质上是气体逸出,说明溶解度减小。

答案:B

试题详情

5.在室温的条件下,试管里盛有一种无色透明的溶液,将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可观察到试管里的溶液变浑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硝酸钾        B.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氢氧化钙

C.放入热水前的无色透明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变浑浊后的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解析: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小,升高温度氢氧化钙会结晶析出而使溶液变浑浊,但由于其溶解度较小,故不是浓溶液。

答案:B

试题详情

4.t ℃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占整个溶液质量的40%),另一瓶为溶质的质量占整个溶液质量的10%的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   )

A.略降低温度                B.加少量的硝酸钾晶体

C.加一定量的水                D.蒸发少量水后,温度恢复至t ℃

解析: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饱和溶液略降低温度有硝酸钾晶体析出,不饱和溶液则没有;饱和溶液中加硝酸钾晶体不溶解,而不饱和溶液中硝酸钾晶体会溶解;蒸发少量水后饱和溶液有部分晶体析出,而不饱和溶液则没有。可见,A、B、D方法可以区分这两种溶液,C方法则无法区分。

答案:C

试题详情

3.某温度下,A物质的溶解度为S克,则它的饱和溶液的溶质在整个溶液中的质量分数是(   )

A.大于S%        B.小于S%      C.等于S%       D.无法判断

解析:根据溶解度的定义,可知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等于?S/(100+S),应该比S?%小。

答案:B

试题详情

2.室温下,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 g 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加入10 g水后,固体全部溶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水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加水前可能是饱和溶液

C.加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D.加水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解析:加水前,该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因为有固体剩余;加水后固体全部溶解,有可能是饱和溶液了,也有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答案:D

试题详情

1.若要从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获得较多的晶体,下列方法中,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A.升高溶液的温度              B.蒸发溶剂

C.降低溶液的温度              D.从溶液中倒掉一部分水

解析: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应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能获得较多的晶体。

答案:B

试题详情

4.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   )中打“√”,错误的,在(   )中打“×”。

(1)100 g水溶解了30 g某物质,则该物质的溶解度为30 g(   )

(2)任何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都增大(   )

(3)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

(4)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其溶质在整个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

(5)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要大一些(   )

解析:(1)没有说明温度,也没有说明溶液是否饱和,所以错误。

(2)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Ca(OH)2

(3)判断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要看在某一温度和一定量溶剂中能否再溶解溶质,而浓、稀溶液是指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溶质的数量的多少,所以没有必然的联系。

(4)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还是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5)温度相同的条件下,相同质量溶剂的同一种物质饱和溶液所含溶质较多,不饱和溶液所含溶质较少。

答案:(1)×  (2)×  (3)×  (4)×  (5)√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